事後,嫂子才說,是小妹說她頭疼得很,要小睡一會兒,讓吃晚飯再喊她。
這本沒也什麼,都嫁到王家五六年了,嫂子當然知道底下倆小姑子分別是什麼性兒。大妹人長得好看不說,手腳也勤快,一看就是過日子的人;偏小妹是出了名的懶貨,懶也就算了,關鍵脾氣還大,有什麼不如意就使性子發火,最要緊的是她長得還一般,說親時可不是吃虧了嗎?
眼看著一母同胞的姐姐說了門好親事,就要嫁到鎮上富戶家享福去了,自己卻因為壞脾氣說不到像樣的親事,不得不嫁到同村的老朱家,王香椿可不是愈發難受了。
其實,老朱家也沒什麼不好的,因為人丁興旺的緣故,在村裏是第一大姓。就是吧,家裏有個讀書人,這年頭讀書格外費錢,使得原本還不錯的家境,愈發的窘迫起來。可老朱家也有個好處,家裏的男丁都憨厚得很,典型的蒙頭做事話不多,要不是因為家貧,也看不上王家這個凶婆娘。
誰知,事情竟是演變成了這個樣子。
王家父母被這突如其來的情況弄得束手無策,她哥倒是先回過神來,起身就要往鎮上去,說要趕緊把人換回來。見狀,她嫂子忙拉住人,讓他先聽聽爹媽怎麼說。
怎麼說?能怎麼說?到底是從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就算小閨女這事兒做得頗不地道,那也不能真把人往死裏逼。大閨女模樣好人勤快,就算沒了鎮上這樁親事,回頭要說人也不難,反觀小閨女,真要是換回來了,她還能有活路?
當娘的先想明白了這個事兒,流著眼淚勸王香芹忍了,要是真看不上老朱家,回頭把親事退了,再說一門好的。讓她念點姐妹情分,總不能眼睜睜的看著親妹妹去死。
當爹的原本還在沉默中,聽自家婆娘這麼一說,就隻剩下的長籲短歎。手心手背都是肉,眼下都這麼個狀況了,還能怎麼辦呢?
唯獨當哥哥的不服氣,他倒沒拿大妹的終身幸福說事,而是反問爹娘,真當人家富戶是傻子?新娘子被掉了包,還能不被發現?就算姐倆身形相似,那也不是雙胞胎啊!他讓爹娘仔細想想,這樁親事可不是單純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是那富家少爺下來收租子的時候,自己看中意的!
沒等王家想出個應對之策,次日一大清早,鎮上富戶就派了人來問情況。
說是問情況,實則是讓王家準備準備,趕緊把大姑娘嫁過去。又說他們家不幹那種逼死人的缺德事,既然王家二姑娘也想嫁,成啊,做小就可以了。姐姐當大房,妹妹做小房,姐妹同嫁一夫又不是什麼稀罕事兒。
這個說法著實驚到了王家上下,就連從事發到現在都沒吭過聲兒的王香芹都懵了。不過事已至此,王家又理虧在先,早已失了先機。來人又趁機表示,二姑娘既是做小,就一切按著鎮上的標準給身價錢,哪怕她模樣並不顯,也沒什麼,吃點兒虧亦無妨。
如果沒後麵的事兒,估計還真就依著這個法子走了。果真如此的話,那個聰明反被聰明誤的王香椿隻怕要氣得嘔血了。不過,老朱家這邊顯然並不好惹。
有陌生人進村,且徑直去了王家那頭,還在院壩上毫不掩飾的說了那麼一大通話……稍片刻後,老朱家就來了十幾號人,全是扛著鋤頭膀大腰圓的莊稼漢子。
略後一步趕到的朱母在弄清楚了前因後果之後,表示這是老天爺的意思,既然王香椿嫁去了鎮上,那就讓王香芹嫁到他們老朱家來。如果不答應,她便是鬧上衙門也定要討個說法,反正兩家小定大定都下了,庚帖也交換了,人證更是一大堆,正好她小兒在鎮上念學塾,連寫狀子的人都有了。∮思∮兔∮網∮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