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下頜看戲的輔政王殿下微挑了挑長眉,在兩位皇子失態地當朝爭吵之前,揮袖懶洋洋說了句:“明日再議。”

那就……再議吧。

朝會散了,一群臣子在宮裏自然是不敢多說話,但等大家散開之後,各種小道消息瞬間就炸開了鍋。

不到第二天,京師中的滿朝文武就都知道,太子殿下和二皇子殿下,他們不對付了。

既然是不對付了,那麼接下來就是順理成章地拉幫結派了吧?於是朝臣們個個都自危起來,關起門來捫心自問,是要投靠那一派啊?

依附在太子殿下那一派裏,當然是好的,畢竟隻要太子殿下沒有太大過錯,一國儲君的地位還是會很穩固的。

但二皇子那裏,似乎也沒那麼糟糕,且不說二皇子也英睿聰慧、鋒芒畢露,單就準許他年少臨朝這點來看,徳佑帝對他的期許也不小,說不準哪天就改了主意,廢長立幼呢?

朝臣們很糾結,情況很嚴峻。

於是,隻不過一個月時間,平靜了很多年的京師,就開始暗流湧動起來。

畢竟自從徳佑十年徳佑帝還朝以來,京師真的是太平太久了,沒有政鬥沒有幫派的朝堂,那還叫朝堂嗎?

另一方麵,太子殿下和二皇子殿下的衝突,也更加明顯起來。

每隔三日一次的早朝上,兩位殿下頻繁頂撞,冷嘲熱諷你來我往。

終於,將這場轟轟烈烈的奪嫡之爭,推上□的事件來了,那日太子殿下正準備出城到黛鬱行宮覲見徳佑帝,車馬還沒到城門,光天化日之下的街市裏,就殺出來幾個黑衣蒙麵人,明晃晃的刀劍,照著太子爺就刺了過去。

大武的皇子全都文武雙修,太子殿下當然不差,更遑論身邊還有隨行營的侍衛,一番激戰,打爛了馬車,嚇跑了眾多百姓,卻有驚無險。

可是這還沒完,在擊退了刺客後,太子殿下不但沒有繼續前往行宮,反而提著手裏的劍,殺氣騰騰就返回了宮裏。

就這麼在眾目睽睽中,劍指帶著侍衛等在朱雀門前的二皇子,怒火衝天地罵道:“蕭焰!你是不是真想跟我鬥!”

呃……因為不是在需要嚴肅的朝會中,又因為剛被手足殘害,所以太子殿下似乎有點失儀了。

二皇子殿下也沒客氣,嘿嘿冷笑了一聲:“這不明擺著的嗎?”

太子殿下當下再沒廢話,下馬就衝了過去,二皇子殿下也拔劍迎上,真不愧是文武雙全的皇室子弟,兩位殿下就這麼當街打了起來。

打鬥過程也是十分精彩的,別看兩位皇子小小年紀,劍法卻都是徳佑帝親授的,一時間朱雀門前劍氣縱橫、真氣凜冽,猶如武林高手過招,打得煞是好看。

隻不過你來我往中,太子殿下的金冠被二皇子殿下掃掉了,黑發散了一肩。二皇子殿下的衣袖又被太子殿下割掉了,露出白白一截胳膊。

眼看局麵緊張,隨行營的侍衛們拚死上去才攔住了兩位爺,一邊一個好歹架住了,然後飛快拉開,各自帶回宮中。

自始至終,輔政王殿下都沒出麵,當聽到隨行營彙報時,也隻笑了一笑:“隨他們。”

徳佑帝不在京師,坐鎮的輔政王又是這種態度,兩位皇子的這場爭鬥,隻怕是不能善終了……至於如何個不得善終的法兒,很快就見了分曉。

第二日就是三天一次的朝會,已經聽聞了昨天朱雀門前那場大動幹戈,朝臣們個個噤若寒蟬,分列在乾清宮兩側,靜觀其變。

好在經過一晚上的清醒,太子殿下和二皇子殿下都冷靜了不少一樣,跟隨在輔政王殿下`身後進殿,雖然各自臉色都不好看,但也沒繼續怒目相向。

落座後,輔政王殿下先清咳了一聲,示意朝會開始。

一切如常進行,六部該掐架繼續掐架,言官們該彈劾繼續彈劾,期間太子殿下和二皇子殿下都沒怎麼開口,各自冷著臉杵在殿上。

輔政王殿下今日格外有耐心,抓著這個大臣問幾句,再就這個事情說幾句,一場朝會竟然開了足足兩三個時辰。

好不容易等輔政王殿下滿意,宣布早朝結束,已經快要到午時了。

各位朝臣天還沒亮就來上朝,這時候早餓得前胸貼後背,一蜂窩散去準備趕快各司其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