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段(2 / 3)

而那天的暴雨之後,黑瞎子卻像突然換了一個人,性格變化非常明顯。

如果以前的他是不會笑,那麼現在的他就是隻會笑,有點顛、有點痞,還有點漫不經心和慵懶,解語花就覺得大爺的這個人真會演,比那個守門去的張起靈還會演,不僅他自己被騙了,整個鎮子的男女老少都被他給騙了。

就連最遲鈍的張小邪也拉著阿婆的手心有餘悸地說:“隔壁的黑叔叔,怎麼越來越壞了啊……”

這天,黑瞎子順路把解語花還放在老房子充電的手機和相機送過來,就發現病人壓根不在房內,李老指著梯田最高處的祠堂告訴他,上那裏去了。

黑瞎子悠悠閑閑地跟過去,就見解語花拄著拐杖,正站在祠堂門外休息,見到他來,有點意料之中的無奈。

這男人最近非常喜歡往他那裏跑,若問為什麼,他也不說,就看著你笑,好像有點不懷好意,又好像沒有,搞的小花很頭疼。他突然非常懷念初識時候的黑瞎子,那時候冷冷的,多酷啊,現在這痞裏痞氣的,實在難纏。

黑瞎子走到他旁邊,就問:“這破廟有什麼好看的?”

“這是祠堂,不是廟宇。”

“哦,”瞎子偏頭瞄了一眼,似乎沒發現什麼差別,但還是改口問,“那麼這破祠堂有什麼好看的?”

小花無語了一下,才回答:“但凡有曆史底蘊的地方或多或少都供奉一些人,有的是佛祖,有的是關公,要不就是曾經對鎮子或者整個國家都有巨大貢獻的名人。這鎮子那麼大,就這一間涉及信仰問題的祠堂,裏麵供的人肯定了不得,自然要來看看。”

祠堂不大,年代也不算久遠,而且幾經修繕,所以其實也沒有瞎子說的那麼“破”。

正中的桌案上擺著一尊一人高的石像,看服飾大約是唐宋年間的人物,麵容寬和、慈眉善目,手上拿著一本書。

桌前一塊字跡斑駁的碑,從勉強能辨認出的文字中可以獲知這是盤龍鎮的一位名醫,有“華佗再世”之能,而且仁義心慈、救人無數。

當年盤龍鎮突發大水,暴雨半月不停,淹沒了大半農田不說,還淹死了很多人和家畜。地方官治理不及導致瘟疫橫行,就是這個神醫在危境中挺身而出、力挽狂瀾,贈醫施藥,救人於水火。

龍鎮的後人為了感謝他的義舉,就建了這座祠堂。一開始是有病的人經常來祭拜,日子久了就逐漸演變成地方神明一般的存在,民生疾苦歸他管、年成氣候也歸他管,說起來,也算是非常辛苦的土地公了。

對於這種與民為善的古人,解語花一向還是很尊敬的。拿了三支香點上,對這位名醫拜了拜,最後看了一眼石碑,才在黑瞎子的攙扶下步向後院。

雖然碑文已經將原委說得很清楚了,但是他還是覺得有奇怪的地方,見黑瞎子也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解語花就問:“你也看出來了?既然是名醫,為什麼石碑上、縣誌和古籍上,都對他那次水患前的生平隻字不提?”

“書是人寫的,既然有問題,自然是有人別有用心。”黑瞎子陰陰一笑,似乎覺得理所當然,“要麼就是被人刻意抹殺,要麼就是他原先隻是平凡人,後來一夜成名。”

解語花琢磨了一下,無論是哪種情況,都很耐人尋味。

胖子不是一天吃成的,醫術自然也不可能突然間學會,除非他是神仙下凡,或者發現了什麼《神農本草經》之類的無價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