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段(1 / 3)

衾寒”)》、《浣溪沙·才過苕溪》、《賀新郎·月落飛烏鵲》、《人月圓·梅》、《卜算子·水仙》、《浣溪沙·曾識盧家》、《蝶戀花·急景流年》、《蝶戀花·窣地重簾》、《蝶戀花·獨向滄浪》、《臨江仙·聞說金微》、《南歌子·又是烏西匿》、《荷葉杯·戲效花間體(六闋)》、《玉樓春·西園花落”)》、《蝶戀花·辛苦錢塘》、《蝶戀花·誰道江南春事了》、《水龍吟·楊花》、《點降唇·暗裏追涼》和《蝶戀花·莫鬥嬋娟》等著述、譯著和詩詞。

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29歲

隨同羅振玉進京謀事,有《人間詞·甲稿序》、《教育小言》(二十二則)、《奏定經學科大學文學科大學章程書後》、《原命》、《去毒篇》、《先太學君行狀》、《教育普及之根本辦法》、《文學小言》、《紀言》、《英國哲學大家休蒙(休謨)傳》、《教育家之希爾列爾(席勒)》、《英國哲學大家霍布士傳》、《荷蘭哲學大家斯披諾若(斯賓諾莎)傳》、《德國哲學大家汗德(康德)傳》、《汗德之倫理學及宗教論》、《述近世教育思想與哲學之關係》、《老子之學說》、《墨子之學說》、《孟子之倫理思想一斑》、《列子之學說》、《戲效季英作口號詩》、《八聲甘州·直青山缺處》、《浣溪沙·畫舫離筵》、《蝶戀花·窈窕燕姬》、《浣溪沙·七月西風》、《減字木蘭花·亂山四倚》、《蝶戀花·連嶺去天》和《浣溪沙·六郡良家》等著述和詩詞。

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30歲

先後就任清朝學部總務司行走和圖書編譯館編輯,有《屈子文學之精神》、《古雅之在文學上之位置》、《人間嗜好之研究》、《論小學唱歌科之材料》、《教育小言》(二十三則及自序兩則)、譯著《歐洲大學小史》、譯著《心理學概論》、《脫爾斯泰(托爾斯泰)傳》、《戲曲大家海別爾(墨貝爾)》、《英國小說家斯提逢孫(斯蒂文森)傳》、《霍恩氏之美育說》、《莎士比傳》、《培根小傳》、《英國大詩人白衣龍(拜倫)小傳》、《孔子之學說》、《人間詞乙稿序》、《浣溪沙·城郭秋生》、《祝英台近·月初殘》、《虞美人·犀比六博》、《浣溪沙·掩卷平生》、《蝶戀花·落日千山》、《浣溪沙·漫作年時》、《謁金門·孤檠側》、《蘇幕遮·倦憑欄》、《點降唇·屏卻相思》、《浣溪沙·已落芙蓉》、《點降唇·厚地高天》、《掃花街·疏林掛日》、《蝶戀花·滿地霜華》、《蝶戀花·鬥覺宵來》、《浣溪沙·乍向西鄰》、《蝶戀花·簾幙深深》、《蝶戀花·手剔銀燈》、《蝶戀花·暗淡燈花》、《虞美人·碧苔深鎖》、《蝶戀花·百尺朱樓》、《浣溪沙·似水輕沙》、《菩薩蠻·高樓直挽》、《應天長·紫騮卻照》、《菩薩蠻·紅樓遙隔》、《菩薩蠻·玉盤寸斷》、《鷓鴣天·樓外秋千》、《清平樂·垂楊深院》、《浣溪沙·花影閑窗》、《浣溪沙·愛棹扁舟》、《浣溪沙·憶掛孤帆》、《喜遷鶯·秋雨霽》、《蝶戀花·翠幙輕寒》、《浣溪沙·本事新詞》、《虞美人·金鞭珠彈》、《齊天樂·天涯已自悲秋極》、《點降唇·波逐流雲》、《蝶戀花·春到臨春》、《蝶戀花·嫋嫋鞭絲》、《蝶戀花·窗外綠陰》和《清平樂·斜行淡墨》等著述、譯著和詩詞。

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31歲

舉家遷居北京宣武門內新簾子胡同,有《人間詞話》、《唐五代二十一家詞輯》、《詞林萬選跋》、《王周士詞跋》、《竹友詞跋》、《曲錄自序》、《曲品新傳奇品跋》、《戲曲考源》、《中國名畫集序》、譯著《辨學》、譯著《法學通論》、《菩薩蠻·西風水上》、《蝶戀花·落落盤根》、《蝶戀花·月到東南》、《醉落魄·柳煙淡薄》、《虞美人·杜鵑千裏》和《菩薩蠻·回廊小立》等著述、譯著和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