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人都走光了,淑妃才收斂的囂張的模樣,眉頭有些愁緒:“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她瞧著魏皇後也不是個傻的,這個時候對蘭苕動手也太不明智了,且自己親身試險,可不像是魏皇後的風格。
雖說她剛才一個勁的懟魏皇後,但新都也存著疑惑。
良貴妃看著焦黑的現場,眸子裏明滅難測:“當年璟玥聖賢皇後,就是這麼死的。”
淑妃進宮的晚不知曉,她可是清清楚楚。
那一場大火就如今日這般,來勢洶洶。
一瞧就不是意外。
可當時曦蘭宮的所有人都說,眼瞧著璟玥聖賢皇後休息,且還是璟玥聖賢皇後將人都趕了出去,怕是那時候璟玥聖賢皇後就存了死誌。
這話說出旁人信,她卻是不信的。
戚玥這樣的人,有傲雪的風骨,自焚這樣懦弱的人才會選擇的事,她絕對不會做。
如今這一場大火,在良貴妃看來,更像是警告。
警告魏皇後她的所作所為並非無人知曉,或許也可以理解為,有人回來報仇了。
至於是誰,良貴妃心裏大致有了人選。
隻是她想不明白,戚靜的勢力,竟已經到了這種地步,後宮之事都能隨意插手,自己卻不露分毫。
且看今日陛下的模樣,怕是知曉當年的事情不簡單,隻不過出於對魏家的忌憚,沒有發作罷了。
要不然憑借一個不過進宮兩年的蘭苕,當不得皇帝發這樣大的脾氣。
如今的皇帝,留著魏皇後的後宮之主的位置,並不是因為什麼情分,而是為了太子。
這幾個月,承德公府沒了,朝中對齊曜已經是有些猜疑,好不容易在皇帝的支持下站穩了腳跟,如今魏皇後又出了事,怕是朝中又要有人動小心思了。
但魏皇後不管犯了什麼錯,她就還是皇後,隻要一日在這個位置上坐著,朝臣們大概能明白,皇帝還是支持著太子的。
隻要聖心在,太子的地位就不會動搖。
想到此良貴妃嘲諷的勾起了唇角,心道,可惜齊曜沉不住氣,這番動作下來,怕是要有動作了。
淑妃對於璟玥聖賢皇後有所耳聞,此時聽了良貴妃的科普,也隻是歎了口氣,“可惜了貴妃娘娘。”
不管怎麼樣,如今看來,蘭苕倒真的是受了無妄之災。
良貴妃不置可否,這事誰也說不出個對錯來。
沒有立場。
良貴妃讓淑妃先回去休息,這裏她還需要安排一番。
一國貴妃薨斃,葬禮自然是要大辦特辦的。
更何況蘭貴妃是以副後的規製辦的喪事。
帝京裏是從來沒有什麼秘密的。
第二日一大早,所有人便知道了宮裏名蘭閣走水了,燒死了得寵的貴妃娘娘。
一切一開始本來還算靠譜,可後來不知道哪裏出來了一些言論。
說蘭苕自進宮就和公主殿下不對付,更是被公主殿下推下水掉了第一個孩子;第二個孩子也是在去給魏皇後請安之後便滑了;皇帝大怒之後將公主殿下送去了庵堂,還沒幾日,蘭苕住的宮殿就走水了,人也燒死了。
最重要的事,不知道哪裏傳出來的風聲,說是當晚魏皇後去了名蘭閣,大火之後,直接被皇帝斥責失德,軟禁在了永坤宮,無召不得出。
乖乖啊,這可不得了啊。
就差明晃晃的說魏皇後嫉妒成性縱容其女行凶,而後還自己上了,不管是為女報仇還是什麼的,最後竟直接要了人家的性命!
當然,這必然是不能張嘴說出來的。
可帝京傳的沸沸揚揚的,即使他們嘴裏不說,心裏定然也是這樣想的。
事情這樣發酵,皇帝是沒有想到的,但見並沒有帶累齊曜,便沒放在心裏。
若是他知曉沒有明令禁止後麵會傳些什麼,定是腸子都悔青了。
此刻正是下了朝之後,齊曜入了勤政殿。
皇帝知道他為什麼而來。
“父皇,兒臣不信母後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來,請父皇明察。”
齊曜直接跪在了地上,儼然一副孝子的模樣。
齊曜心底也在暗恨,魏皇後為什麼這樣想不開,這個時候竟然還敢去名蘭閣,這不是明擺著讓人算計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