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故事是這麼講的:有一對父子搬到了一個新的城市,鄰居是個賦閑在家的老頭,為人和藹,孩子常常去找他玩。老頭的院子裏有棵很高的大樹,那孩子喜歡爬到樹上眺望遠處,久而久之便與樹成為了“好朋友”,有事沒事常常拍著樹幹和樹說話。他父親告訴他:“樹是聽不懂你說話的,所以,不要再做那種奇怪的事情了。”但老頭卻一直微笑著默許孩子的行為。有一天,孩子又爬上樹去玩,腳下一滑,一不小心摔了下來。正當他以為必定會狠狠摔在地上時,卻發現自己被強壯的樹枝和柔軟的樹葉穩穩托住了。陽光從大樹的枝葉間灑下來,仿佛在對他說:沒事了,放心,你很安全。這是樹的精靈在保護他嗎?當孩子這樣問老頭時,老頭拍著他的頭說:“我不知道樹有沒有精靈,但我知道,它不會辜負你的愛心。”

植物有感情,自然有喜怒哀樂,雖然它們的根是固定的,行動不如動物般自由,但是它們會以枝椏、葉子、卷須來表達它們的情緒。

《植物的秘密生命》一書中寫道,19世紀,美國有位被稱為“園藝魔法師”的育種專家路德·伯班克,他成功培育的植物達1000多種。他常說他培育植物的秘訣是聆聽它們的聲音、需要,多多和它們溝通。舉“無刺仙人掌”的培育為例,伯班克常常告訴仙人掌:“你們不用害怕,你們不需要這些自衛的刺,我會保護你們的!”他細心、耐心地發揮愛的力量,經過一年多時間,仙人掌果真不再生刺。

被漠視和置之不理的植物經常萎軟、枯朽;被關注和讚美的植物卻長得活潑、翠綠,這是許多植物愛好者的經驗。植物與人的情緒也會相互影響,產生互動。佛陀於拘屍那羅城外將入涅槃時,其臥床四邊各有同根娑羅樹一雙,每邊一雙樹的一株樹,都因悲傷而慘然變白,枝葉、花果、樹幹都爆裂墜落,逐漸枯萎,另一株則尚存,這些樹也因此被稱為“四枯四榮樹”,或“非枯非榮樹”。

有“水果之王”美稱的榴蓮,大而厚重,一不小心被砸到準會頭破血流。所以榴蓮自行落地時都會選在晚上,以免砸到白天的行人,可見植物也有體貼、愛護人的善心。植物會守望相助,不同的花也可以成為好鄰居。為了繁殖下一代,花朵們會自動協調錯開開花的時段,拉長昆蟲覓食的時間,如此,各自的花粉就能充裕地傳播下去。

科學家的研究也證明一棵樹受到害蟲侵襲後,會發出受傷的訊息,並告訴還沒受傷的植物,請它們做好防範措施,或想辦法找救兵、引來害蟲的敵人。

不少生物學實驗證明植物能聽懂音樂,在悠揚音樂或節奏振動的刺激下,植物的生長、開花、結果、結子都會受到影響。加拿大有位業餘農人,他在自家的一片小麥田裏播放巴赫的《小提琴奏鳴曲》,結果顯示,他的小麥田的小麥比別處的產量多了66%,而且麥粒也較大較重。

有趣的是,聽金屬搖滾樂的植物,會表現出不舒暢、疲勞的症狀,並且會很快枯死;相反地,聽海頓、貝多芬、舒伯特等音樂大師的古典音樂,它們則活得非常快樂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