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有一位無德禪師,課徒非常嚴格。他座下一位小沙彌有一天走夜路不小心,踩死了一隻青蛙,他知道後便嚴厲地教訓對方說:“你這是犯了殺生的根本大戒!你到後山跳下懸崖,舍身謝罪吧。”

小沙彌來到後山,站在懸崖邊,想到即將失去自己的生命,便始終不敢往下跳,更忍不住掩麵痛哭起來。這時,一個殺豬的屠夫路過,便好奇地問他為什麼哭。小沙彌向他解釋緣由後,那屠夫頓時悲從中來,悔愧萬分道:“你不過無心踏死一隻青蛙,而我天天殺豬,屠來宰去,滿手血腥,多少生靈毀在我的手上!而我的罪業又該如何深重!小師父,讓我來代你赴死謝罪!”

屠夫一念懺悔心起,毫不遲疑地縱身朝懸崖一跳。正當他隨風飛墜,眼見就要命喪深穀時,一朵祥雲冉冉地從幽穀中升起,托住了屠夫的身體,不可思議地救回了他的生命。

心中不懷殺心而懷慈悲,懂得生命的重要,即是佛心的開啟,這就是佛家所倡導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而要推動生態環保,就應該像這樣首先重視生權的提升。

“生態環保”是當代舉世共同關心,也是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之一。現代人為了滿足口腹之欲,毫無節製地濫捕濫殺,使得許多珍奇動物麵臨絕種的危機,間接造成了嚴重的生態破壞。尤其是濫墾濫伐,造成水庫及河川淤積泥沙,以至於形成泥石流;濫采沙石,造成橋斷路危;濫抽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任意燃燒有毒廢料,以及廢棄物、工業廢水、核廢料等處理不當,造成空氣、水質、大地的汙染,乃至溫室效應、臭氧層破洞、沙塵暴等大自然的異常反應,都已嚴重威脅到人類的生存。

另外,根據科學家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以目前人類消耗自然資源的速度和全球人口的增長速度來測算,再過五十年,可能就需要兩個地球才能滿足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需求。不過,值得慶幸的是,由於人類目前麵臨嚴重的能源危機及生態破壞問題,現代人終於意識到環保的重要了。

環保是對於地球的愛護,沒有地球,人類就難以生存,因此提倡環保,首重愛護地球。早在一九九二年六月初,聯合國在巴西裏約熱內盧舉行的被視為“搶救地球”的“地球高峰會議”,主要目標就是要達成保護植物、動物和自然資源的協議。

因此,提倡環保其實應該從尊重生命做起,因為不光是人或動物有生命,樹木花草等植物也有生命,乃至山河大地都有生命,甚至時間就是生命,因為生命是時間的累積,所以浪費時間如同殺生。相同的,隨便浪費物品也是殺生,因為物品是大眾的資源,是聚集大眾的因緣而成,所以浪費時間、破壞物質,都是廣義的殺生。

佛教是個很有環保意識的宗教,佛教主張不僅對人要有愛心,對山河大地也要保護,所謂“大地眾生,皆有佛性”。既然“佛性平等”,一切眾生的生存權利都應該受到保障,不容許輕易加以傷害,因此佛教提倡不殺生。

不殺生就是慈悲,就是對生命的尊重。佛教對生命的尊重關懷,從一些偈語可以得到印證。諸如:“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原同一種性,隻為別形軀。甘肥任我需,苦痛由他受。莫叫閻王斷,自揣應如何?”“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甚至根據佛教《六度集經》記載,佛陀在過去世為鹿王時,曾代替母鹿舍身,感動國王劃定動物保護區,禁止獵殺。佛滅以後阿育王更廣植樹林,庇蔭眾生,設立動物醫院,規定宮廷禦廚不得殺生等,凡此都是佛教對於護生的最好示範。

護生可以長養慈悲心。現代的人,不論是天上飛禽、地下走獸,或海洋生物,無一不食。任意殺生,不但汙染心靈,增加暴戾之氣,也會破壞自然生態。護生就是保護自然生態,這不單是對動物的保護,即使是一株草、一棵樹,都必須加以培植、愛護,因為他們對空氣的淨化和水源的保護,都有不可忽視的功用。更進一步,護生其實也不隻限於保護動物與植物,大到山河大地,小至日常生活用品等,無一不是我們愛護的對象。不殺生而護生,進而倡導生權平等,這是最合乎現代人所關心的生態保育,也是最積極的環保行動。

因此,唯有喚起現代人的共識,大家共同重視生權的提升,共同保護環境生態,才能還人類一個健康美好的地球與未來。

·佛光菜根譚·

世間最貴者,就是尊重生命;

世間最惡者,即為殘殺生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