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聲在京城裏久久盤旋。
不日,禦史彈劾刑部辦案不公,致使京城白日怨鬼哀泣。
延禧宮裏,令妃挑了枚棗子,笑著說:“這棗兒味道真不錯,可惜啊,有些人沒那口福。”
京城某處,劍光閃過,幾人斃了命。
山無棱,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查案。蘇州府。京城風雲。
到底這永琪是乾隆親兒子,大清朝沒有殺皇子例子,再加上乾隆這個好麵子皇帝,於是乎乾隆摁下心中憤怒,賜下一道旨意,讓五皇子永琪好生閉門讀書,並令上書房侍講眾位翰林輪流去榮郡王府講解功課。
乾隆這旨意是用來遮羞,可苦了上書房翰林們。上書房名義上好聽,是眾位皇子念書地方,但是個中辛苦卻是不為人道。若是坐上了那“總師傅”位置也還罷了,漢文師傅與內諳達可是最難做。
按清例,上書房掉滿漢大學時二至三人,充任上書房總師傅。這些人平素每旬日隻需要講幾節課便可,而且這些個總師傅大多是大學士,甚至軍機大臣,故而皇子們也曉得尊敬。漢文師傅與內諳達負責皇子們文化課,外諳達則負責弓箭。這皇子們若是不學好,第一倒黴是身邊伴讀,第二倒黴就是漢文師傅及內諳達。
如今這些個漢文師傅及內諳達要去榮郡王府講課,各個都是苦著臉。當初這五阿哥在上書房裏就不是個省心東西,好不容易盼著他出去當差了,結果時不時就被關起來讀書。最後這懲罰不是五阿哥,而是這些個翰林們。
不過不管樂意不樂意,皇帝賜下了旨意,他們也隻能遵旨前往“講課”。
等到了榮郡王府,這些人才曉得五阿哥這些年荒唐不僅沒有改善,反而變本加厲。不僅不來書房,還在郡王府裏大呼小叫。這郡王府雖然是尊貴,但是哪能沒有皇帝眼線在?翰林們隻得硬著頭皮如實稟報乾隆,當然,為了不讓龍顏大怒禍及自己腦袋,翰林們紛紛發揚“春秋筆法”功底,稍微替永琪遮掩了一二。
乾隆也不是傻子,但是他也不會蠢到將這些個翰林統統砍了腦袋。要真到了那樣,自己再士林中名聲就要被自己好兒子連累了。
這永琪雖然是閉門讀書,但到底不是圈禁,故而他門人奴才還是能進來說說話。其實永琪所謂“門人”不過就是福倫一家,所謂“奴才”也就是蕭劍跟蒙丹。當然,這是五阿哥想當然認為,蕭劍跟蒙丹不見得就認為自己是永琪奴才。
如今主子遭了難,自然就是該奴才們出力時候了。永琪下命令就是“全力救出小燕子”。蕭劍當然樂意,自己妹妹進了大內生死不知,這肯定是要救;蒙丹也願意,畢竟小燕子帶來了許多關於香妃消息,而且還經常帶自己出入西內與香妃廝混,這個恩蒙丹要報;但是福倫猶豫了。
福倫不是傻子,雖然有點缺心眼,但畢竟是在中央機構混。就算沒有觸碰到權力中心,但也曉得個輕重。福倫已經曉得永琪是大位無望,清朝還真沒有哪個經常“被閉門讀書”阿哥能當皇帝。雖然雍正皇帝也曾“奉旨讀書”,但這“讀書”非彼“讀書”。乾隆強調永琪是“閉門”,康熙強調雍正是“讀書”。所以福倫動了別心思。
如今雖說永璿離了京城,但是京城形勢依舊不明朗。看上去五阿哥依舊惹眼,六阿哥風光無二,但是稍微懂點事情人都曉得,這八阿哥依舊是京城一大勢力。且不說一個京畿招商局攏住了多少宗室王爺,當說這八阿哥親哥哥乃是刑部管事阿哥,親弟弟乃是皇後跟前養著小阿哥,這兩個親兄弟就足以震住不少人了。
福倫捏著手裏折子,不曉得遞給哪個阿哥才好。
香妃中毒案雖然瞞著大部分人,但是軍機處、慈寧宮跟坤寧宮三處並沒有瞞著。
老佛爺聽聞後宮居然被人下毒,當機就命人將禦膳房等處幾個素日裏不著調奴才給處死了。皇後也是在後宮秘密調查,將那些個有私通宮闈人秘密送到慎刑司處理。乾隆也不閑著,發動自己所有秘密力量去調查。順帶讓吳書來好好地拷問小燕子,最後卻得到一個讓他意想不到答案,這一切幕後黑手居然是令妃。
老佛爺震驚了,居然一個妃子就敢下手毒害另一個妃子。雖然後宮裏隱諱事情不少,但是如此光明正大地毒殺還真是大清朝破天荒頭一遭。皇後震驚了,她無論如何沒有料到居然膽大如此,皇後猜到這次令妃隻怕是小命難保。乾隆也震驚了,他對後宮事情並不是不知道,但是令妃居然敢下如此毒手卻是出乎他意料。
“朕自問對得起她,她如何敢?”乾隆瞪著吳書來。
吳書來哪敢答話,隻得低下頭當作自己是隱形人。
“也虧得她找來了這方子!”乾隆冷哼一聲,但是心底卻暗自慶幸不是西醫院走漏了風聲。原來這個方子本就是一本唐朝筆記裏就有記載,西醫院也是得此啟發才研製這秘密武器。“一個內宮婦人居然有閑心去讀唐朝筆記?”
“啟奏皇上,那禦膳房奴才都招了,說是廣州洋行奴才們覺著今年鮮蝦不錯,特意從南邊給皇上進了一些。奴才們查過了,蝦是沒有問題。”吳書來道。
“令妃是如何跟禦膳房,還有廣州洋行人搭上線?”乾隆心底還是想為令妃開脫一二,畢竟乾隆無法想象自己後宮妃子能和廣州人聯係上。若是說令妃擺平了禦膳房那還是有一點可能性,但是能說服廣州洋行獻上鮮蝦就未免太奇怪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