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瑆南下是選擇從海路而來,因為一路上順分順水,加上永瑆自己又不是個嬌氣的人,居然這一行人隻用了二十餘天便趕到了廣州。
永璿站在碼頭上,想著自己已經有將近五年沒有回京城了,不曉得京城裏是不是已經物是人非了。不過永瑆對永璿的感慨很不在意,道:“四九城裏橫豎就那樣,還是八哥這裏有趣得緊。”
永璿啞然,忽然想起來,自己這個弟弟也才十三歲,在後世也不過是個初中生,正是對世界充滿好奇,愛玩愛冒險的年紀。便笑道:“廣州城算得上是繁華之地,也是我朝幾個有條件允許外國人居住的城市之一,這裏很多風物都與京城不同,甚至與我華夏也有所差異,帶著一股子西洋的味道。而且粵人的風俗與京城也有不同,明日裏我帶你去茶樓飲早茶,讓你感受下。”
永璿知道自己這個弟弟一好吃二好風雅,不過相較於曆史上的永瑆,那股子尖酸刻薄是沒有帶來的。不過永璿也在懷疑永瑆真的是那般?不過聯想到後世人評論嘉慶皇帝是寡情、吝嗇之後,永璿也猜想永瑆一方麵是未來逢迎皇帝的愛好,另一方麵也是為了自汙吧。畢竟永瑆乃是生母為貴妃,養母為皇後,論身份比起那永琰要高貴了不知道多少。如果不自汙的話,隻怕是嘉慶也容不下嘉妃的三個兒子。想想看,曆史上嘉妃的三個兒子其實算是結局不錯的了,四皇子永珹被出繼,跟皇位繼承沒了關係;八皇子永璿有腳疾,而且還是個花花公子,自然不會是皇位繼承人,於是居然成了清朝最高壽的皇子;十一皇子永瑆是個尖酸刻薄之人,因此品德上也不過關,失去了繼承資格,不過日後卻破了皇子不得領軍機的慣例。所以永璿對永瑆還是有些期待的。
從自己收集的情報來看,因為自己跟永珹都活著,而且活得很好,而生母也從貴妃變成了皇貴妃,而且永瑆還是被養在皇後跟前,所以倒也沒人敢去惹永瑆。再加上這一世令妃被打壓得沒能管理後宮,永瑆活得非常滋潤。再加上自己的二哥是個大財主,隔三差五就有好東西送進來,所以永瑆現在是大方得緊,大有取代永璿成為京城裏新一代的散財童子的趨勢。不過乾隆也沒認為永瑆這是收買人心,畢竟永瑆在對人方麵有些糊塗,常常是賞了東西之後不記得賞給誰了。乾隆問了幾次之後,見都是這結果,隻能笑笑吩咐永瑆手下的人,替他們主子看好荷包,別散光了年底跑來哭窮。
不過永瑆顯然對錢這個概念是有執念的,算賬的本事是一等一的。永瑆雖然大手大腳慣了,但是還真沒見他哭窮過。他永遠將自己的荷包定位在諸皇子中等偏上的程度,不多也不會少。乾隆見識過永瑆的本事之後,便起了心思,讓幾位師傅著重教永瑆理財的手段,還時不時地將永瑆丟到內務府、戶部等需要管錢的地方學習。大有永瑆再大一點,就將戶部交到他手上的趨勢。
所以永瑆這次來廣州,也主要是負責統領他哥哥打英國人的錢糧。
“這次出京的時候,八嫂還特意尋人將弟弟找了去,吩咐弟弟給八哥帶些東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