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段(1 / 2)

,居然在太平洋各大殖民地上掀起了史稱“第一次太平洋獨立運動”的風潮。

不過因為法國等盟國在太平洋上也有他們的勢力,在他們的抗議之下,永璿不得不將支持力度降低,但是這一波風潮還是給英國人岌岌可危的世界地位產生了不利影響。

永璿在太平洋煽風點火的同時,也想印度光明正大地出口各種武器。雖然英國人表示過抗議,但是永璿表明自己是中立國,是有權向交戰雙方出售武器的。永璿還特意強調了,如果英國人也需要購買的話,自己是可以優先供應的。

英國人自然不會從華夏采購武器,所以也隻能看重印度人在華夏的幫助下鳥槍換炮,原本是一麵倒的交戰形式變成了雙方膠著。在加上太平洋的局勢也不容樂觀,東印度公司麵臨了自成立以來的最大危機。

而英國人的倒黴似乎並不會因此而結束,在一個早餐的時候,東印度公司主席布萊爾砸爛了他最心愛的咖啡杯,而永璿卻在那一天心情大好的包出數個紅包。因為雙方都接獲了一個情報:不滿英國人統治的美國人在波士頓引發傾茶事件,早已組建好的大陸軍與英軍在來克星敦交火,美國獨立戰爭打響。

永璿合上這份情報,獨立戰爭居然提前了!雖然還是有波士頓傾茶事件,還是有來克星敦的槍聲,但是時間跟細節已經有了變化。永璿不敢確定現在的大陸軍是否是英國人的對手,而且目前的華夏也沒有能力幫助美國人。不過……

“王爺,機會來了。”

幾乎所有的幕僚都知道,永璿等的就是英國人手忙腳亂的時候打響南洋戰役。如今太平洋、印度、北美都掀起了反英的活動,五國同盟再不抓緊機會的話,那便是失之交臂了。

“去請法、西、葡、荷四國的大使過來,我們要開始幹活了。”

是夜,澳門顯得格外的匆忙。這一夜本是西方人的平安夜,但是沒有一個人料到,就在第二天,五國同盟發動了南洋戰役的第一次進攻,史稱“聖誕節攻擊”。

後世研究曆史的學者都認為,“聖誕節攻擊”意味著英國結束了對世界的控製,全球進入了再度爭霸的混亂時代。同時“聖誕節攻擊”也結束了西方殖民浪潮,取而代之的經濟侵略和文化殖民。

作者有話要說:兔年快樂!哈哈,新年第一更,搶頭更啊!

圖謀。分地盤。日薄西山。

四國大使正在各自的使館召開平安夜舞會的時候,都被自己的秘書叫到一旁,然後便匆匆離開。參加的舞會嘉賓都有些目瞪口呆,如此急匆匆的,莫非國內有重大變故?不過在使館其他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各自的平安夜舞會就這樣不尷不尬地舉行著。

“真的到時候了?”法國大使萊蘇斯接替克勞德成了五國同盟最高的外籍長官。

“當然。”在場的中方人員並沒有計較法國大使的失禮,一直負責五國同盟的中方最高情報長官蘇和抽出了一份情報,“這是從北美傳來的最新情報,想必現在孟買方麵應該是暴跳如雷了。”

萊蘇斯接過了情報,雖然情報是用中文書寫,但是這些駐華大使都是在華五年以上,對中文早就是非常熟悉。萊蘇斯掃過幾眼之後,將情報遞給其他大使。雖然他還在努力端著法國紳士的架子,但是眼睛中光芒出賣了他的喜悅。“如果這份情報屬實的話,我僅代表敝國,希望貴國能盡快下達命令,務必讓英國人知道我們的威力。”

“那是自然。”蘇和微笑道,“本國恭親王殿下已經上書本國皇帝,準備在美國人宣布獨立的當日就承認該國的合法地位,不知道貴國?”

“我們自然也是如此。”萊蘇斯心裏早就在怒吼了,你丫的英國人在北美搶了多少我們法國人的殖民地,看看吧,這些最後都不屬於你們了。法國人跟英國人不對盤已經很久了,否則也不會有史書上的“百年戰爭”。法國人巴不得美國人宣布獨立,別說承認合法地位了,讓法國派遣誌願軍過去幫忙都可以。

作為五國同盟的主導方,華夏跟法國的態度就決定了一切,而且其餘三國也是躍躍欲試。荷蘭作為最早的殖民國家,手上的殖民地不知道被英國人占去了多少,正巴不得趁這個機會撈點本錢回來;西班牙人則是做夢都要報複無敵艦隊被擊敗的仇;至於葡萄牙人雖然與英國沒直接衝突,但是這種趁火打劫的事情不幹才是笨蛋。

五國同盟商量了片刻,便決定在次日,也就是聖誕節全麵宣戰。為了配合戰爭細節,四國大使紛紛派人將自己使館的武官叫來,與華夏共商大計。雖然這次作戰的主力是華夏,四國並不想在一旁袖手旁觀。因為他們知道華夏目前的武力是完全有可能擊敗英國人的,如果讓華夏一個人吃了獨食,那印度、澳大利亞、大洋洲、中東和非洲怎麼瓜分?雖然四國肯定隻要一個印度和澳大利亞就可以喂飽華夏,可是四國也想喝點湯不是。於是他們異常主動地提出各自的作戰方案,並且紛紛表示自己的海軍跟陸軍一定會在最前線,而且如果人手不夠的話,可以從各自的殖民地,甚至本土抽調士兵過來。

“其實不必如此,”蘇和笑道,“我們王爺已經說了,各國隻需要調遣各國在遠東的兵力就足夠了,至於其他,不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