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行伍出身,上過戰場殺過敵,身子骨不曉得比他這些兄弟好上多少。永琰也仔細打量過,就算是如今賦閑在家,那一身的腱子肉也絕對沒有鬆懈下來。正因為這般,所以八阿哥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年輕不少。
“高明,你讓人備上禮物,如今八嫂也過了三個月了,我這個當弟弟上門恭賀哥哥一番也正是時候。”
高明一聽吩咐,忙下去備好禮物。
永琰心中冷笑一聲,如今因為八阿哥抵京,整個京城沉寂了不少。連素來風頭無二的六阿哥也暫避了起來,關緊門戶說是要“好好讀書”。
既然八阿哥跟六阿哥都不打算先出手,那自己這個當弟弟就下場攪合一下便好了。
想到這,永琰心中微微得意起來。他知道乾隆相信自己多過相信六阿哥與八阿哥,畢竟成年的阿哥對於皇帝來說已經是潛在的敵人,更何況六阿哥與八阿哥又都是手上有實權的管事阿哥,乾隆也要擔心屁股下的寶座安穩不安穩。
高明很快將禮物備好了,於是永琰命人拎著這禮物光明正大地上恭親王府了。
“永琰來了?”永璿眉頭一皺。
“王爺,這隻怕是來試探的。”沈初忙出言提醒。
“我知道。”永璿沒有說什麼,沉$$
原本一直不動聲色的永璿眉頭一緊,他自然曉得南洋戰事讓不少權臣不滿。畢竟到現在,還是有很多人不理解,堂堂華夏為何需要那麼一塊蠻夷之地。按照讀書人的想法,我有禮儀我自豪,四海蠻夷皆拜服。但是永璿卻知道沒有槍炮,你文明再強大又有何用?曆史上無數案例證明了一個問題,文明社會都是被崇尚武力的野蠻社會所摧毀。那個在西方顯赫一時的羅馬文明不就是被野蠻的日耳曼人還有高盧人所滅,讓西方進入了漫長的黑暗時代。
“這隻是陣痛,若是不這般,隻怕日後便是心腹之患。”永璿自然對永琰清談自己的外交政策感到不滿,何況關於永琰最近的動態也讓永璿頭痛。雖然令妃被打壓得很慘,但好歹魏家也是內務府出來的,手上還是有點權勢。而且魏家一直與五阿哥是互為犄角,眼看著五阿哥起複無望,一些人早就懷了別樣的心思。如今十五阿哥聖眷正濃,誰知道他是不是當年的五阿哥呢?
“聖人教化便足,何須大動幹戈?”永琰侃侃而談,如果按照主流的儒家文化來說,永琰並沒有說錯。但是儒家的經典被篡改得本來就很嚴重,尤其是程朱理學的發展,完全鉗製整個中華文明的新陳代謝。雖然在明朝有“心學”的短暫複興,但卻最後還是因為東林黨爭而歸於失敗。這讓永璿無比心痛,如果“心學”能取代“理學”成為華夏文明的主流,這何嚐不是東方的一次“文藝複興”呢?隻是文藝複興在西方成功了,而在東方卻失敗了,而且是一敗塗地。永璿知道即便有了“文藝複興”,西方世界也在黑暗中摸索了多年,直到“啟蒙運動”的興起,西方世界才看到了文明的火種。但是東方卻在“心學複興”中大敗,並且再也沒有第二次思想解放運動。因為有骨氣的知識分子在明清交替中被屠殺幹淨,再加上康雍乾三朝的文字獄,文明的火種早就被丟到一個旮旯裏了。
永璿冷笑道:“那不妨請那些個老夫子去外興安嶺那教導下俄國人罷。”
永琰一時語塞,他自然曉得這些個老夫子便看是義正辭嚴的,但是私底下卻是膽小怕事得很。也許這裏有幾個是清高的人,但是大部分不過是滿嘴“仁義道德”,背地裏卻是“男盜女娼”罷了。永琰尷尬一笑,“八哥說笑了。”
永璿淡淡道:“你八嫂身體不是很好,趕明兒請十五弟過府一敘。”
說罷永璿便端茶送客。永琰隻能尷尬地離開。
131布局。心絞痛。搶先一手
“王爺對十五阿哥太苛責了。”雖然曉得永璿跟十五阿哥不對盤,但在這個講究“兄友弟恭”的時代,沈初還是有些微言。
“沈先生教訓的是。”其實永璿內心也覺得自己剛才的話太重了,畢竟剛剛出言不遜的人是自己才十四歲的弟弟。自己一個成年人居然跟一個中學生計較國家大事的觀點差異,這實在是有些丟人。莫非是因為權力開始蒙蔽了自己的眼睛,讓自己的心態不穩了?
沈初見永璿認錯便也沒有追究下去,他也知道,雖然永璿跟永琰是兄弟,但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