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段(1 / 3)

的目光,達特茅斯伯爵心情也非常不好受。曾幾何時,大英帝國居然要淪落到站隊來維持自己的利益。但是現在是形勢比人強,在新大陸,美國的崛起已經是不可避免了,帝國之所以還在那裏陷入戰鬥更多是為了麵子;在南亞已經東南亞,帝國已經被五國同盟逐出了利益圈;而在大洋洲上的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也是岌岌可危,五國同盟的海軍已經陳兵帝汶島,隨時都要將帝國趕盡殺絕。

達特茅斯伯爵長舒了一口氣,道:“事到如今,帝國必須尋求其他盟友鞏固我們在歐洲大陸及非洲大陸的利益。法國人是不會忘記百年戰爭的事情,而且我們與他們在非洲還有很多利益糾葛,荷蘭和西班牙也是如此。我們目前隻能選擇普魯士,犧牲一部分利益,換取普魯士的支持。”

“腓特烈陛下麼?”諾斯首相對腓特烈大帝自然是不會陌生,這位普魯士國王是歐洲大路上最偉大的君主之一,他的軍事天賦連英國王弟、約克公爵弗雷德裏克王子都是稱讚不已。幾乎歐洲的陸軍係統都已經將腓特烈大帝奉為當世的戰神,如果不是英國素來是海軍強於陸軍,整個帝國的軍隊都要將普魯士視為老師了。“《白廳條約》已經二十年了,普魯士捍衛了帝國在漢諾威的飛地,但是帝國對普魯士,唉……”

達特茅斯伯爵自然清楚諾斯首相歎息的意思,事實上殖民地大臣雖然不直接掌管帝國外交,但卻也是帝國外交係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達特茅斯伯爵很清楚帝國對待普魯士的態度就是上級對待下級一般,雖然普魯士的確需要帝國來牽製法國,但是就憑普魯士容忍帝國在德意誌境內擁有漢諾威地區的態度就表明了普魯士結盟的想法。可是帝國卻錯過了最佳時機,如今前去尋求支持,隻會被普魯士訛詐更多的利益。

達特茅斯伯爵的沉默其實就表明了他的態度,諾斯首相惟有苦笑道:“我會去說服國王陛下,趁戰爭還沒有開始之前,我們需要普魯士替我們阻擋來自東方的敵人。”

“普魯士不會輕易答應的。”

“我知道。”諾斯首相點點頭,“但是對於普魯士來說,無論是北邊的丹麥,還是南邊的奧地利、奧斯曼都是難以解決的問題。我將說服國王承認普魯士在波蘭的既得利益,同時也會勸說俄國人放棄波蘭西部地區和烏克蘭、巴爾幹的部分利益來換取普魯士的支持。”

“隻怕會養虎為患。”海軍大臣孟塔古插嘴道。

“我又何嚐不知道?”諾斯首相道,“腓特烈陛下的智慧和魄力是帝國最大的敵人,但是就目前而言,普魯士的主要利益是在歐洲大陸上。帝國對於歐洲大陸僅僅是希望保持平衡即可。對於普魯士而言,無論是法國還是俄國,亦或者奧斯曼和奧地利,都是他們頭痛的敵人。我們現在支持普魯士去遏止奧斯曼和丹麥,以後我們也可以支持法國和奧地利去遏止普魯士。”

孟塔古想了想,道:“外交上的事情我不清楚,但是我已經將未來可能的事情都說明了。普魯士之所以對丹麥虎視眈眈,那是因為他們想要獲得北海的出海口。我們無法保證普魯士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不會組建海軍,而這樣一個國家一旦擁有了海軍,那勢必在歐洲就會對帝國構成威脅。”

“那是將來,我們更看重現在。”諾斯首相做出了決定,“如果後來的人要責怪我們,我們也隻能承受。曆史終將證明我的決定是這個時候最適合的決定,也許不是最好的,但卻是最適合帝國的。”

說完,諾斯首相便站了起來,離開了唐寧街10號,朝白金漢宮而去,歐洲的曆史也因此進入了一個拐點。諾斯首相與喬治三世交談了五個小時,最後諾斯首相得到了喬治三世的允諾。次日,一封絕密的外交郵件離開倫敦,在英國陸軍的護送下,這封郵件朝著普魯士王國的首都柏林而去。隨著這封郵件的發出,法國、奧地利、丹麥、荷蘭等國家開始密切關注起這個升格為王國才62年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