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很多人都忘了“河車”運轉,轉來轉去;又轉到幾時為止呢?須知運轉“河車”,氣通“奇經八脈”,並非就是靜坐和修道的極果。嚴格說來“河車”運轉和氣通“奇經八脈”,那隻是靜坐和修道的開始鞏基。它對於健康祛病,不無功效,而對於修道與證道,那隻算是開步走向軌道而已。“河車”運轉和氣通八脈以後,到了某一適當階段,氣機就自然的不再轉動。那時由於氣機的充盈不動,身體漸感輕靈曖軟而達到“忘身無我”的境界。此時才能豁然自省,認得“圓陀陀”“光爍爍”的性命的本元。它確然與後天有形的身體可以分離與和合。然後再把這一靈明的性命之本,重新渾和這個後天的身(爐)心(鼎),繼續鍛煉,如此才可以使得此身此心,能分能合,而奠定修道與證道的堅固基礎,這樣才算是有了初步的成果。◆思◆兔◆在◆線◆閱◆讀◆
關於前者“河車”運轉和氣通八脈以後的情景,一般丹經道書,隻用“璿璣停輪,日月合壁”來作身心空靈渾一的代名詞,從來都被視為神秘而不肯輕易泄漏天機。致使後來的學者,舉世滔滔,統統陷於迷陣而乏程序和條理以資遵循。古人們如此作法,與他以“渡人”為出發點的心誌,究竟是否相合,實在難以辯說了。
關於後者,一般道書,大多隻用“重入爐鼎,再整乾坤”等等的形容詞輕輕帶過。其中應當如何若何的再進一步來確定修證。尤其不肯明言,“恐遭天譴”。事實上,天心有好生之德,如果真正與人為善而又曲遭天譴,亦應“當仁不讓”而樂於為人,何必太過自私。
但是在一般學習靜坐和修道者而言,能夠達到真正的“河車”旋轉而氣通八脈的,已經絕無僅有。何況過此以往,真能了解身心性命的可以分離、可以凝合的境界,實在萬難得一。因此縱使要誠心付授,又有誰能一聞而悟地承受得下。並且由此以往,都是超越形而下而進入形而上的境界。即使願意明明白白的細說端詳;又有誰能具備超世的智慧與經驗可以領會“通玄峰頂,不是人間”的旨趣呢!好了,這些話,可以到此煞住,再說下去,真有可能被人認為是“走火入魔”的瘋言瘋語了。
39、靜坐與鍛煉精神
一般學習靜坐的人,歸納其動機與心理意識,大約可分為三類:
(一)具有宗教的情感。
(二)愛好神秘的探討。
(三)企求長壽與健康。
以靜坐的立場而言靜坐,所有宗教的意識,神奇的觀念,長生不老的希望,統統歸之而入於靜坐的範疇,也不為過。但無論基於哪種動機與心理,開始學習靜坐,總會或多或少,受到道家神仙丹法等觀念的影響。所謂道家的神仙丹法,主要理論便是“人身原來有藥醫”等返老還童的思想。但是這所謂的藥。並非專指醫藥的藥。醫藥的藥物在神仙丹法的理論中,叫做“外金丹”。外金丹對某些人,或者修習靜坐到達某種情況的時候,是不可缺少的一種輔助。可是以靜坐與神仙丹法綜合來講,特別注重於“內丹”的修煉。講到內外金丹,便會使人聯想到中國曆史上,許多帝王與名士們,都想“服藥求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