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段(1 / 3)

成本,即在各步驟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其優點:一是能提供 各個生產步驟的半成品資料;二是為各生產步驟的在產品實物管理及資金管理提供資料;三是能夠全麵地反映各生產步驟的生產 耗費水平,更好地滿足各生產步驟成本管理的要求。其缺點:成本結轉工作量較大,各步驟的半成品成本如果采用逐步綜合結轉 方法,還要進行成本還原,增加了核算的工作量。 逐步結轉分步法按照成本在下一步驟成本計算單中的反映方式,還可以分為綜合結轉和分項結轉兩種方法。這裏僅就綜合結 轉加以介紹。 綜合結轉法,是指上一步驟轉入下一步驟的半成品成本,以“直接材料”或專設的“半成品”項目綜合列入下一步驟的成本 計算單中。如果半成品通過半成品庫收發,由於各月所生產的半成品的單位成本不同,因而所耗半成品的單位成本可以如同材料 核算一樣,采用先進先出法或加權平均方法計算。 【例 7—16】某公司 E 產品的生產分兩個步驟在兩個生產車間內進行,第一生產車間為第二生產車間提供半成品,半成品收 發通過半成品庫進行。兩個生產車間的月末在產品均按定額成本計價。成本計算程序如下: (1)根據各種成本分配表、半成品產量月報和第一生產車間在產品定額成本資料(這些成本的歸集分配同品種法,下同) ,登記 E 產品第一生產車間(半成品)成本計算單,如表 7—14 所示。 表 7—14 第一生產車間 項 目 產量(件) 直接材料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 製造費用 合計 月初在產品成本(定額成本) E 產品(半成品)成本計算單 2007 年 9 月 金額單位:元

244000 28000 21600 293600 本月生產成本

358000 50000 50000 458000 合計

602000 78000 71600 751600 完工半成品轉 fJi 400 480000 64000 60800 604800 月末在產品定額或成本

122000 14000 10800 146800

根據第一生產車間 E 產品(半成品)成本計算單表(表 7—14)和半成品入庫單,編製會計分錄如下: 借:自製半成品 604800

貸: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第一生產車間(E 產品) 604800 (2)根據第一生產車間 E 產品(半成品)成本計算單、半成品入庫單,以及第二生產車間領用半成品的領用單,登記半成品 明細賬,如表 7—15 所示。 表 7 一 15 半成品明細賬 金額單位:元

月初餘額 本月增加 合計 本月減少 月份

數量

(件) 實際成本 數量 (件) 實際成本 數量 (件) 實際成本 單位成本 數量 (件) 實際成本 9 100 267400 400 604800 500 872200 1744.4 300 523320 10 200 348880

根據半成品明細賬所列半成品單位成本資料和第二生產車間半成品領用單,編製會計分錄如下: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第二生產車間(E 產品) 523320 貸:自製半成品 523320

(3) 根據各種成本分配表、 半成品領用單、 產成品產量月報, 以及第二生產車間在產品定額成本資料, 登記第二生產車間 (產 成品)成本計算單,如表 7 一 16 所示。 表 7 一 16 金額單位:元 項 目 產量(件) 直接材料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 E 產品(產成品)成本計算單第二生產車間 2007 年 9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