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計劃成本的對比分析 根據表 7—22 中所列全部產品和各種主要產品的本月實際總成本和本年累計實際總成本,分別與其本月計劃總成本和本年累 計計劃總成本進行比較,確定全部產品和各種主要產品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差異,了解成本計劃的執行結果。 【例 7—22】承【例 7 一 19】 ,表 7—22 是該公司 12 月份按產品種類反映的產品生產成本表,全部產品本年累計實際總成本 127926.25 元,高於計劃成本 127320 元。總體來看,成本計劃執行結果是不好的。但按產品品種來看,各種產品成本計劃的執行 結果並不相同。A 產品的本月實際總成本(4037.5 元)低於本月計劃總成本(4057.5 元) 產品的本年累計實際總成本、B 產品 ;A 的本月實際總成本和本年累計總成本,則均高於計劃。由此可見,B 產品的成本計劃完成的不好;A 產品的成本計劃從全年來看, 完成的也不夠好。應當進一步分析 B 產品和 A 產品成本計劃完成得不好和不夠好的原因,以便鞏固業績,克服缺點,更好地完成 成本計劃。 2.本期實際成本與上年實際成本的對吧分析 對於可比產品,還可以進行這一方麵的成本對比,分析可比產品成本本期比上年的升降情況。如果企業規定有可比產品成本 降低計劃,即成本的計劃降低率或降低額,還應進行可比產品成本降低計劃執行結果的分析。但是,應注意可比產品與不可比產 品的劃分是否正確。 (1)可比產品成本升降情況分析。可比產品成本升降情況的分析,可以按產品品種進行,也可以按全部可比產品進行。可比 產品成本的降低計劃一般按全部可比產品綜合規定,因而可比產品成本降低計劃執行結果的分析一般按全部可比產品綜合進行。 進行這一方麵的分析,應當根據產品生產成本表中所列全部可比產品和各種可比產品的本月實際總成本和本年累計實際總成本, 分別與其本月按上月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算的總成本和本年按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算的累計總成本進行比較,確定全部可比 產品和各種可比產品本期實際成本與上年實際成本的差異,了解成本升降的情況。 【例 7—23】承【例 7—19】 ,假定該公司所產 A、B 產品均為可比產品。在該公司 12 月份按產品種類反映的產品生產成本表 (表 7—22)中,按產品品種來看,A 產品成本本年實際總成本 44687.5 元,低於上年 44852.5 元。但是,全部可比產品本月實際 總成本 10877.5 元和本年累計實際總成本 127926.25 元, 都高於上年 10787.5 元和 127050 元。 可見, 可比產品成本總體是上升的。 企業應當進一步分析產品本年成本高於上年成本的原因,尤其是 B 產品,以便克服缺點,進一步降低可比產品成本。 (2)可比產品成本降低計劃執行結果的分析。可比產品成本的計劃降低額是根據各種產品的計劃產量確定的,實際降低額是 根據實際產量計算的。在產品品種比重和產品單位成本不變的情況下,產量增減會使成本降低額發生同比例的增減,但由於按上 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算的本年累計總成本也發生了同比例的增減,因而不會使成本降低率發生變動(成本降低率計算分式的分 子和分母發生同比例變動,其結果不變) 。產品單位成本的變動,則會影響成本降低額和降低率同時發生變動。產品單位成本降低 使成本降低額和降低率增加;反之,則會減少。此外,由於各種產品的成本降低程度不同,因而產品品種比重的變動,也會影響 成本降低額和降低率同時發生變動。成本降低程度大的產品比重增加會使成本降低額和降低率增加;反之則會減少。因此,影響 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變動的因素有兩個, 即產品品種比重變動和產品單位成本變動; 影響可比產品成本降低額變動的因素有三個, 即產品產量變動、產品品種比重變動和產品單位成本變動。 三、產品單位成本分析 主要產品單位成本表是反映企業在報告期內生產的各種主要產品單位成本構成情況的報表。 該表應當按照主要產品分別編製, 是按產品種類反映的產品生產成本表中某些主要產品成本的進一步反映。 主要產品單位成本表的分析應當選擇成本超支或節約較多的產品有重點地進行,以更有效地降低產品的單位成本。進行分析 時,企業可以根據表中本期實際的生產成本(即本期實際的單位成本合計數)與其他各種生產成本進行對比,對產品單位成本進 行一般的分析;然後按其成本項目(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製造費用等)進行具體的分析。分析的方法主要采用對 比分析法和趨勢分析法等。 (一)一般分析 【例 7—24】現以表 7—23 中所列 N 產品的單位成本表為例,說明一般分析的方法。該產品的本年累計實際平均成本和本月 實際成本不僅均高於本年計劃成本,而且還高於上年實際平均成本和曆史先進水平,可見成本超支的情況是比較嚴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