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段(1 / 3)

晃晃悠悠地騎著自行車到崇文門陳東升的家瞎聊,夜深了便抵足而眠。就在陳東升辦嘉德的半年後,他下海創辦了中國第一家評估公司——中國誠信證券評估有限公司,他的目標是要做中國的標準普爾和穆迪。在物資部對外合作司工作的田源是陳和毛高三屆的校友,他在12月創辦了中國第一家期貨經紀公司—中國國際期貨經紀公司。此前,田源是政府係統中對期貨最有研究的專家,他在兩年前受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選派,到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和芝加哥期貨交易所進行訪問研究,他還是中國期貨市場工作小組組長,正是在他的主導下,設計出了第一套期貨管理條例,而就在這個條例頒布之後,田源創辦了自己的公司。期貨是一個高風險行業,成敗往往轉瞬達成,為了提醒自己和員工們注意控製風險,田源在公司的門口設計了一塊“風險台地”,由凹凸不平的石頭鋪成,每日進出都磕磕絆絆的。

跟上述三人相比,國家體改委幹部郭凡生的下海經曆則要曲折得多。極善言談、近乎於“侃爺”水準的郭凡生少年得誌,1982年他從中國人民大學工業經濟係畢業後,自願回家鄉內蒙古工作,自治區黨委政策研究室專門成立了一個戰略組,由郭凡生等八個大學畢業生組成,他們對內蒙古的發展提出了一係列讓人耳目一新的戰略研究報告,發行量超過100萬冊的《中國青年》雜誌專門發表了《20多歲的“戰略家”們》,對他們褒賞不已。郭凡生後來調進國家體改委,1990年,對宦途升遷意興闌珊的他已經身在曹營心在漢,去一家科技貿易公司當兼職副總經理。南巡講話後,郭凡生決意脫下“官服”下海創業。在北京官場,他幾無任何人脈和資源可以利用,於是隻好白手起家。善於觀察的他發現,在喧鬧嘈雜的中關村,每天都在進行著各種電腦用品的交易,但卻沒有人對這些信息進行整理。於是,他辦起了一家慧聰公關信息谘詢公司,其主要業務就是每周油印一本《慧聰商情廣告》的小冊子,每天,郭凡生就帶領20多人騎自行車穿梭在中關村的各家商戶之間。慧聰的業務竟非常的好,幾年後,他成為中關村最大的商情信息提供商。“戰略家”出身的郭凡生在管理企業時,仍然不改製度創新的本色,他製定了一些很古怪的規定,比如新員工入職都要去爬十三陵水庫的一座山,不能在規定時間爬上去就堅決辭退。他還設計出一套“全員勞動股份製”的製度,規定“任何人的分紅不得超過總額的10%,股東分紅不超過總額的30%,每年分紅的70%給不持股的職工”。這個製度一直執行到1999年。在互聯網興起的2000年前後,慧聰轉型成一家電子商務公司,後來發展成僅次於阿裏巴巴的第二大B2B公司。

5月,郭凡生的同事、中央黨校法學碩士、在國家體改委任過職的馮侖決定到海南去碰碰運氣。他一年多前就辭職下海了,此前曾經給南德的牟其中當過一段時間的幕僚,每月領250元的顧問費。今年,他通過關係,用數萬元“換”來了一家信托公司500萬元的投資,然後扛著“萬通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招牌興衝衝地南下到了海南。

此時的海南,用馮侖的話說,“已經熱得一塌糊塗了”。由於受特區開發政策的影響,海南一直頗受投資商的關注,據稱從1990年開始,每年都有10萬大學青年渡海淘金,到了南巡之後,熱浪終於席卷全島,而首先遭到爆炒的就是房地產。在1991年6月之前,海口的公寓房售價是每平方米1200元左右,而到1992年6月,售價已上漲到每平方米3500元。炒賣地皮成為最快的暴富手段,馮侖回憶說,一些從北京南下的人,靠政府背景拿到一塊地,僅憑一紙批文就可以獲利上千萬元,看得讓人心驚膽戰。很多樓盤一拿到報建批文就登廣告,連地基還沒有開始打,價格已經驢打滾一樣地翻了幾倍,海南重現當年倒車時的瘋狂景象。據經濟觀察家閻卡林的統計,海南省這一年共出讓2884公頃的土地,而實際在建和竣工的竟不到20%,大量土地閑置,被用來囤積炒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