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有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
養成自己思考的習慣,不要隨意附和別人,別人的意見隻能供你參考。我身邊一些比較懶惰的年輕人,不愛思考,有問題就直接上Google、百度,找不出參考資料就寫不出文章,沒有參考答案就做不出決定。因為不想費神思考,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種依賴思想。這時候,別人的思想不僅沒有幫到你,反而限製了你的思維。
除此之外,也不要讓自己的思想受到習慣思維模式的束縛。
3.大膽地承擔失敗的後果
很多人之所以沒有主見,並不是他能力不夠,而是他害怕承擔失敗的責任,做事患得患失。他們往往抱有這樣的心理:與其做了錯誤的決定後遭人指責,還不如開始就讓賢。可能有很多事你做得不如別人好,這沒關係,隻要你認真做了,隻要你比昨天做得好,就該為自己喝彩,為自己加油鼓掌。否則,你永遠體會不到成功後的喜悅。
其實,你的一生,除了自己,誰也不能為你負責。
可靠之人必有可信之處
20多歲的年輕人最討厭別人說自己靠不住,辦事不牢。而人們衡量一個人是否可靠的標準往往是看他責任心有多強。
托爾斯泰說:“一個人若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年輕的女孩找男朋友時,長輩們會囑咐她們一定要找個有責任心的男人,一個沒有責任感的人不會對愛情負責,也不會對婚姻負責。公司的老板找員工時,他們會觀察這個員工是否有責任感,一個沒有責任感的人不會對工作負責,更不會對一個企業負責。
或許,你會說,我還年輕,沒什麼需要承擔的責任,其實責任無時不在。作為孩子,我們有孝敬父母的責任;作為妻子(丈夫),我們有善待愛人的責任;作為父母,我們有教育孩子的責任;作為員工,我們有發展企業的責任。作為一個社會角色,隻要你盡到了自己的職責,你便問心無愧;對於任何事情,隻有盡到自己的本分,你才能把它做得更好。
要讓別人瞧得起,就要給別人一個瞧得起的理由。讓自己有責任感,敢做敢當、善始善終。責任,意味著付出和艱辛,同時也意味著一個人的人格魅力。有責任心的人往往有很好的運氣——在愛情上,他們容易得到愛人;在工作上,能讓人放心地委以重任。
有一個年輕的小夥子,很喜歡到酒吧聽歌,他的理想就是擁有一間自己的音樂酒吧。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一個誌同道合的中年人,那個跟他有著同樣夢想的中年人邀請他一起開酒吧,而且給他看了詳細的操作計劃。“一起幹吧!”中年人說以前他做過酒吧,懂得一些經營之道。他原來的酒吧生意十分好,因為和妻子離婚,把所有的資產都留給了妻子和孩子,現在他想東山再起。
他說得情緒激昂,年輕人聽得熱血澎湃!
年輕人覺得這是自己的機會。很快就找父母要了一筆錢,加上自己幾年來的積蓄以及找朋友們湊的錢,很快,他們的酒吧開張了。
然而,由於經驗不足,前期投入太多,客戶卻不多,他們欠了很多債,最後實在支撐不下去了,那個合夥人居然瞞著他變賣了公司的一些財產和設備,逃跑了。留下他每天應付著債主們。
這個可憐的年輕人焦頭爛額,急得團團轉。更糟糕的是,有一天他在報紙上發現,他的合夥人居然是個騙子,專騙有創業誌向的年輕人,以幫助他們創業為由,騙取錢財。難怪酒吧開業不久便欠了這麼多的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