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怕是隻能賣把收購站,這次不賣人家記住你下次更要為難你。我還想掙這個錢,這次我當著這麼多的人麵問的清清楚楚,下次照他們的要求挑魚去賣,他就不好再壓價了。”
“就為了這幾塊錢!”李振強想哭,“憑什麼!”
“爸爸媽媽一個月工資加起來還不到七十塊錢。明後年我倆都要去考大學了,給我們每個人寄十塊錢吃飯就要四十塊。我們還要穿衣裳,還要給奶奶養老錢。爸爸媽媽在家裏還不曉得怎麼省呢,你舍得?”李惜文拿腳踹李振強,“新陽城外大湖幾十裏,湖裏的魚又不要本錢,多撒幾次網怕什麼,下次我也挑兩個桶去,不怕他壓價。”
挑四個桶出去太醒目,而且跑兩趟早上要早起,晚上回家天都要黑了,耽誤學習。李大海和曹月英都不同意,隻允許他們一個禮拜天去一次。
李家打魚賣錢這一塊的收入縮水嚴重。
而且吧,他們家戶口本上現在隻有四個人,每個月隻能領到兩斤肉票,可是家裏還多出曹正道和曹偉兩個半大小子吃飯,李振強也到了特別能吃的年紀,那點肉根本不夠吃。李大海下鄉遇到老鄉家殺豬就要跟人家買高價肉,花錢不少。
曹月英每個禮拜六晚上算家用帳眉頭都是皺著的。
周六下午放學,曹正道和曹偉在校門口和李振強兄妹倆分別,拐到另一條路去汽車站了,他們能搭上最後一班客車回三十多裏外的曹坡公社。
李振強和妹妹商量明天問同學借輛自行車,除了水桶再帶兩個袋子,爭取跑一趟多撈點。
“小打小敲沒意思呀。我們去單位找爸爸去。”
李惜文想的更多一些,先不說中學生借別人家的車用一天人家家長會不會當麵笑嘻嘻背後nmb。就是李大海經常下鄉搞調研,公家的自行車可以借用也不能一直借用,主要還是靠兩隻腳走路。
李大海需要一輛自行車。以前是家裏沒有錢買。現在買自行車又要憑票,農業局和一小的票都是論資排輩,靠等的也不知道要等幾年。李惜文覺得要是不趁現在趕緊買車,等她爸媽有幸拿到票,存的那個錢說不定都買高價肉花光了。
她空間裏不隻有法拉利有公羊道奇和甲殼蟲,還有奇瑞QQ和五菱神車呢,連電動自行車她都囤了好幾輛。
五十年代初生產的自行車在她上輩子算古董不算交通工具,她有收藏一輛幾乎全新的二八大杠,還有一輛九成新的女式車和一輛黃魚車,樣子和現在市麵上的永久自行車一模一樣。爸爸出門基本靠腿太辛苦了,李惜文這段時候一直在琢磨著想創造機會把古董拿出來用,現在時機到了!
這天輪到正科長帶人下鄉調研,正副科長共用的辦公室裏就李大海一個人,倆孩子特為跑來肯定是有事情要瞞著媽媽跟他講,他就把房門掩起來,小小聲問倆孩子:“你們想幹嘛?”
李振強剛想張嘴,李惜文扯他袖子,“我先講。我聽同學講,東門有人賣組裝自行車,永久牌的,不要票!”
這個消息初中生都聽講了,農業局的幹部當然早就知道了。
李大海一點都不動心,搖搖頭說:“百貨大樓有票賣158,組裝車賣220,太貴了。再講,就是有錢我也沒有那個門路找人家買。”
“我有門路。我同學的表嫂的親戚為結婚買了兩輛組裝自行車,一輛28大杠一輛輕便自行車。現在遇到事情缺錢想轉手,他買回來也才幾天,願意降價賣。想買的人嫌他沒有發票還要跟他們家講價錢,一直都沒談好。”李惜文臨時拽出來一個莫須有的同學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