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一個要上六年一個要上八年,還有得供呢。”
“考上就是大喜事,多念幾年怕什麼,念書越多越值錢。”王姐一邊翻魚一邊講,“你是還沒跟家裏講吧。你大嫂前幾天還跟人家講,講曹老師心高,死活非要把兒女念書又念不出名堂。還講你家振華肯定要複讀好幾年怎麼怎麼樣。”
李大海歎著氣,“真沒什麼好講的,我現在完全不想和我大哥家有來往。兩個大的還要供七八年就不講了,兩個小的一個才上高中一個才上初中。特別是惜文,我是真怕我家搞出什麼事拖她後腿。讓我大嫂嘲笑幾句算什麼。我隻求兩個小的念書不受他們影響,都能考出去。”
“那是不能講。不講別的,你二哥家盯他家幾個小的念書盯的還怪緊的,要是曉得你家出了兩個大學生,把幾個小的往你家一塞你家日子就過不得了。”王姐也搖頭,李家老大老二家的孩子念書都不行,方小娥和陳瑞蓮提起李大海家的孩子念書總沒有好話,偏偏又什麼事都喜歡跟曹老師拚著,振華和振國考上大學,老大家是沒有孩子在上學想搞事也沒有由頭,老二家三個小的都還在讀小學,肯定是指望曹老師拉一把的。
李大江和陳瑞蓮兩口子確實早就有把小兒子振智送到李大海家讓曹月英教育的想法。
他們一共有六個兒女,大女兒惜芳和老大家的惜紅還是同年,因為是女孩子幹脆就沒讓她上學。老二老三小時候跟著振禮一起玩,都隻讀到二年級。受振華和振國學習成績特別好刺激,到李振強上小學的時候老大家把李惜珍送去上學他們也把老四惜玉送去上學,李惜文上小學的時候他們又把比李惜文大幾個月的惜蘭也送去上學。
惜玉和惜蘭讀書成績都還可以,但是遠不能跟跳級的李振強和李惜文比。到他們家老小李振智念書就更費勁。要不是欠著李大海八十多塊錢一直沒有還,李大江早就開口了。
陳瑞蓮一邊洗魚頭一邊提送小兒子到老三家的事,讓李大江去喊老三過來吃飯。
李大江問:“老三要是提還錢我們怎麼回他?”
“你跟他提振仁要結婚……”
“講那些都沒有用。老娘去年問老三要錢都沒有要到,我講話能比老娘還有用?”李大江搖頭,“老三要是肯聽我們勸,早八百年娶人家夏寡婦,我們家也不是現在這個窮樣子。照我看呢,等幾天,我帶上錢去找他好好講,他那個人是好麵子的人,我用話拿住他,他肯定不好意思收我的錢,讓他管我們振智念書的話就好講了。”
李大江特地挑了禮拜六到寧山公社找李大海。
去年夏桂花來鬧的那一場搞得向陽公社還派人來調查。大家都被搞怕了,李大江一連問了好幾個人,幾個人的回答都差不多:“李大海調走了,調去哪裏?你是他親哥你會不曉得?你都不曉得我們外人哪裏曉得?不曉得不曉得,你去問旁人。”
李大江再去鋼鐵廠問,門衛那裏一聽講他是曹老師的婆家哥哥,也想起來去年向陽公社來調查的事情,推說曹老師在外麵培訓學習,不給他進大門。
大人出去學習不在,孩子放學總是要回家的。李大江守著鐵廠的大門等李振強和李惜文放學。然而,鋼廠的附中附小根本不收廠外學生。別說等不到李振強和李惜文,就是連個背書包的學生他都沒等到。
李大江等到中午一點鍾也沒等到人,他還要去買布料也等不起,隻能去市裏。
百貨大樓裏扯布料要布票,買成衣也要布票,買被裏子還是要布票。買床單和被麵要專門的票,買褲頭背心不要布票但是要褲頭票要背心票。沒有票也不是不能買,就是價錢貴的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