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可以的,這孩子讓他試試,要是不行村裏再找吧。”李大海就怕兒子又要把教書的好工作推給他幹,趕緊給孩子做決定。
李振華確實想推給父親的,不過父親替他答應了他也不爭,點點頭,“我試試。”
“那就說好了,我們這兩天把隊部收拾收拾,再做一塊黑板,你們也正好去買糧食。我們兩邊都收拾好就上課。”
李振華立即開始考慮教材問題:“那掃盲班用的課本是去公社領,還是自己編?”
“去公社領。”馬永福總算把公章揣回褲腰裏去了,“不過公社沒有多的粉筆,你們進城的時候看能不能買到,要是能買到就買兩盒。”
李振華點點頭。
李大海又問:“村裏有沒有人會打井?”
馬永福搖頭,“打井又不難,難的是打能出水的井。打井不出水,糧食和錢就冤枉花掉了,你們挑水不方便就省著點用水,不要想那些!”
既然支書不支持,他們家想打井肯定不會有人願意過來幫忙,那就沒必要再問公社和縣裏有沒有人會打井的話。李大海再散了一圈煙,和李振華回家了。
曹月英離開教師的工作崗位已經有好幾年,當不成老師能當掃盲班的老師她也很開心。不過已經見識過洗衣機和烘幹機的便利,她更關心挖井的問題。
李大海說:“支書那意思打井很難出水,我們要打井估計也不會喊到人來幫忙,就是家裏人試著在院子裏挖一挖吧,挖得出來就是水井,挖不出來當地窖用!”
爸爸真是很樂觀的,李惜文笑死了,“我聽爸爸的。”
馬永福也沒有說掃盲班哪一天正式上課,那麼曹月英和李振華就不好一起去進城,隻能李大海和李惜文去。
按照馬永福的指點,李大海帶著李惜文四點多起來步行,走了二十多裏路到公社,搭公社唯一一趟去縣裏的大車。
到公社天才大亮,大車就停在供銷社門口。李大海仍然拿“勞動”煙開道,趕車的老頭和兩個要進城進貨的供銷社職工接到煙都很高興,就算知道李大海是下放來參加勞動的幹部,也和李大海聊的很熱鬧。
和順縣通公路不通火車,交通相對來說沒那麼方便,縣城很小橫豎十幾條街,都沒有百貨大樓,供銷社的隔壁是五交化商店,再隔壁就是糧站和副食品商店,這個地方就是全縣最繁華的商圈了,連個兩層樓都沒有,就是高大一點的土坯房。
大部分商品當然必須有票。不過李惜文去逛街主要是看有哪些東西賣,有沒有票無所謂。李大海先找糧站的人問過,有全國糧票可以買到糧食,不過細糧沒有了,隻能多換一些粗糧。李大海確定能換到糧食就不擔心了,喊女兒先去郵局寄信再逛供銷社和五交化。
這幾個地方逛完都沒用半個小時,離下午兩點鍾回公社的時間還早,父女倆啃著窩窩頭當午飯,溜達著往河邊去。
李大海現在已經把“蟲洞”啦“穿越”啦,視頻裏的各種東西沉澱的差不多了,智商已經回歸正常水平,大中午的河灘上又空曠又冷沒有第三個人,他就問:“小妹你到底裝了多少東西?”
“家裏所有的東西,主要是衣服家具什麼的、家用電器和藏書。一兩百人能吃一年的糧食和日用品。一些戶外設備,就是我們一家人出門到野外玩,需要的帳篷,睡袋什麼的。再就是幾輛車,柴油發電機和柴油。”李惜文沒提寧東的東西和她的大小理想,一來這是寧東的**,二來她自己的事交待了估計要挨打,她不敢說。
李大海聽說有一兩百人吃一年的糧食,就覺得沒有什麼困難能難到他了,他輕鬆的說:“那你裝了那麼多的東西,還能裝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