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白潤澤鬧彆扭時,每每聽到白潤澤的陰陽怪氣,她心中暗自慶幸。
有這樣一個要求如此嚴格的媽媽,白潤澤沒有心理變態,已經是萬分幸運了。
有人說婆媳問題是古今中外一個永遠解決不了的難題,還真的有幾分道理。
不過,李澄澄第一次見到的不是婆婆盧艷玲,而是教育局領導盧局長。
那時她剛剛決定和白潤澤結婚,那天早晨,她的狀態並不好,剛剛把吃進肚的早飯吐了個精光,病懨懨地走進辦公室,分管教學工作的王副校長找到她,打著濃濃的官腔語重心長地說:
「小李啊,今天教育局盧局長來我們學校視察工作,要聽你一堂課,你可要好好準備啊,一定要展示出你們年輕教師的風采來,千萬不要給學校抹黑啊。」
上課的時候,學校領導陪著教育局領導呼啦啦一大群人走進教室,坐在教室後麵黑壓壓的一片。
李澄澄倒不害怕領導聽課,隻是她不知道領導們是否能聽懂英語,因為上課的時候,那幾位聽得比學生還認真。
聽完課後,王副校長的臉上難得的露出笑容,小李啊,這節課講得不錯,盧局長很滿意。
盧局長是哪一個?李澄澄還真不知道,隻是注意到那一群人中有一個個子很高、不苟言笑的女領導,她的直覺告訴她,那個就應該時盧局長吧。
等到幾天後,她第一次隨著白潤澤到他家,看到婆婆時,她才恍然大悟。原來盧局長便是她的準婆婆。
當時她還是一個大學畢業剛兩年涉世不深的小姑娘,遠沒有現在道行深厚,見到盧局長婆婆時,她的心裡直敲小鼓,雖然她不是一個醜媳婦,雖然她也不是第一次見到這婆婆。
當盧艷玲用審視的目光打量著她的時候,李澄澄的大腦中竟出現了暫時的空白。
好在婆婆隻是提問了她一些教學上的問題並進行了指導。
相處下來,李澄澄認為婆婆對她還不錯,雖然平時表情嚴肅了一些,對她的要求高了一些,至少,不像有的婆婆那樣老母雞護仔一樣護著自己的兒子,視兒媳婦為奪子的敵人;至於是不是在背後和白潤澤說兒媳的壞話,李澄澄就不得而知了,因為白潤澤從來沒向她提起過。
☆、婚結四年有點癢
作者有話要說:
可能上學時太過勤奮,所以李澄澄一直保持著這個良好習慣。
是的,她是一個善於學習的兒媳婦,這四年的兒媳婦做下來,她也積累了不少婆媳相處之道,有事沒事,也經常向端木萌甜傳授一下自己的心得。
比如說,作為兒媳婦,一定不要和婆婆爭辯是非道理,即使婆婆是錯的一方。雖然常言道,有理走遍天下,但是在家裡這個理論是絕對寸步難行的,婆媳之間本來就無需判斷黑白對錯,也沒必要爭個高低勝負。在家裡,婆婆就是最大的「理」,」多說無益,口水不如用來養牙。
比如說,作為兒媳婦,一定不要吝嗇對婆婆的讚美,即使婆婆真的一無是處。 好媳婦是誇出來的,好婆婆也是誇出來的,好的婆媳關係更是相互誇出來的。李澄澄讚美婆婆養育了一個好兒子,讚美婆婆比自家媽媽李玉蘭年輕漂亮,讚美婆婆比李玉蘭廚藝精湛,讚美婆婆持家有方……反正婆家的每一個地方都是美的,都離不開婆婆的勞苦功高。
再比如說,作為兒媳婦,一定不要在婆婆麵前說他寶貝兒子的缺點,每個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找到一個知心伴侶。所以,兒媳一定用行動表示,會好好照顧她的寶貝兒子。
雖然在傳授經驗時,次次都遭到聖女端木萌甜的鄙視,說她投機取巧,巴結奉承地沒了原則,但是李澄澄對於總結做好兒媳的秘籍還是樂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