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是暗記,就不能輕易讓人識別!做暗記時,一人適當用力將酒盒底部插接處向外拉,拉出一條三毫米左右的寬度,用字模沾了印泥印在這狹小的三毫米處,鬆開後插接處恢複原樣恰好將暗記遮擋!
暗記編號與所送對象相對應,最重要的對象對應著“木01木”,“木02木”,以此類推,禮品的送出的次序按對象的重要程度來進行,即最重要的先送,無關緊要的安排在最後!所有這些李局與秦主任各自做了相應的記錄。
由於采取了走一步看一步的送禮方式,當送出第五份時,事情得到了圓滿解決。如此以來,編號為“木11木”至“木14木”的酒沒有送出。得到事情解決的消息後,大家終於鬆了一口氣,為了表示慶賀,局領導在一起舉行了一次酒會,喝了未送出中的一瓶,由於是隨意拿的,具體到所喝酒的編號無從得知,剩下的三瓶被秦主任轉移到局內部類似小金庫的一間精品倉庫裏,精品倉是用來存放曆年來未送出的禮品和關係單位送來的禮品、以及局內部餐廳招待用的高檔物品。
事情過去倆月後,秦主任在一次車禍中受重傷最後成了植物人,如此一來李局成了此暗記在世上唯一知情人。
當時之所以做此暗記,李局是這樣考慮的,木材公司出事太過蹊蹺,始終不知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如果再在送禮環節出問題,送過了界線,有倆人共同見證的編號酒作為一種反製亦或稱為要挾!不失為下下策!
李局返回陽台,查看了另一瓶酒的包裝,奇怪的是沒有類似的暗記。
李局將自己深埋在沙發裏,探究眼前這蹊蹺的一幕。
(內外環境的影響,海港縣在一定時期時興在所送禮品上做暗記,至於這種風氣因何而來、興盛到何種程度、何時出現衰敗,以後的章節中會有所體現,敬請關注!)
記得秦主任出事後,又提拔了現在的辦公室張主任,近幾年來,除了與肖副局長因權力之爭有暗鬥外,局裏的工作還算順利,逢年過節時也象征性地送過禮,都是現購現送,在李局的記憶中沒有從倉庫中提過禮品!
有時送出去的禮品又回到第一位主人的身邊,如此的趣聞在官場中經常聽到,但肯定地說,麵前標有“木14木”暗記的這瓶絕對沒有作為禮品被送出過!
秦主任出事後,有一段時間精品倉庫疏於管理,難道正是這期間有人將此酒偷偷帶出?局裏普通職工沒有這個膽量,能夠有機會進入倉庫的除了兩位副局長外,還有辦公室主任、小車司機、內部餐廳經理!
究竟是誰呢?是誰有如此的心計將此酒保管幾年而沒有將其喝掉?他知道暗記這個秘密嗎?
難道武新章背後有高人指點?想到背後的高人,李局不禁倒吸一口涼氣!這是明擺著給我下了一個套啊!
記得武新章放下禮物離開後,自己曾細心查看過,欣喜驚訝之餘,心裏也曾有過疑問!一個農村出來的大學生會有多麼厚實的家底促使他出手如此闊綽?即使家底殷實有能力拿出這部分資金,這禮品商行的專用袋又如何解釋?巨額資金與高檔次的實物配合可謂相得益彰,任何一位收到如此大禮的人不為之心動那簡直就是木頭、就是傻瓜!如此精準的禮包絕不會出自一位剛剛走出校門的學生之手!專用袋的使用說明禮包的設計者熟知海港縣官場的風氣,沒有幾年官場曆練絕不會拋出九千元的大餌!
究竟是誰?李局心裏反複問著自己!
如果武新章有這樣混跡官場的高人至親,為何他不現身當麵有求於我!?
思來想去,所有的焦點集中到一個人身上----肖副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