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很寬敞,收拾的十分幹淨,正房三間,西邊窗台前一顆石榴樹,樹冠的高度已超過院子的圍牆,看樣子有年數了,樹上掛滿了黃橙橙的石榴,個別石榴已經笑開了口,露出裏麵晶瑩的籽粒!
將菜端進屋後又回到院子裏的藺書記見武新章目光落在石榴樹上,本想去廚房繼續端菜的他來到樹旁,雙手伸開捧住幾個石榴對武新章說:“是不是因為學林學的,見到花草樹木就想仔細觀察一番?這樣很好,年輕人就應該有這樣的鑽研勁,小武,你注意到沒有,這幾個石榴是頂生,它們有一個好聽的名字,知道嗎?我在這個院子住了五年,第一次見到這種現象,還得感謝戴世成請來的技術員小張,春天給精心剪的枝,平時也過來指導如何澆水、施肥!”
武新章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藺書記捧住的石榴,他隻記得石榴樹結果是有大小年的,或許是因為一個枝上同時坐下幾個石榴,讓藺書記感到驚喜,以至於使他逢人便誇耀一番,武新章轉念一想,事情絕非是誇耀一番,不是書記有意考我吧?他在大腦中迅速過濾一遍有關石榴樹的專業知識,又仔細數了數藺書記手中石榴的個數,正好五個,武新章這才恍然大悟,明白藺書記要問的問題,脫口道:“五子登科!-----”
見藺書記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知道答對了,武新章很想再補充幾句,不成想盧秋雁疾步來到倆人麵前,埋怨道:“老藺,你是請客還是考人家小武?”轉而對武新章說,“小武,他問的那些東西,書本上沒有,可以不回答!”
看到妻子焦急擔心的樣子,藺書記笑言道:“已經晚了,五子登科!小武答的,書本上沒有,就不許小武從課外書上學到!?快去炒你的菜!”
“真的!這樣好!我就擔心用這種不沾邊的問題難為了孩子!好!答對啦,我再給你們加幾個菜!”盧秋雁身輕如燕般回到廚房。
藺書記鬆開手,習慣性地拍了拍,說:“什麼頂生、什麼腋生,這些專業術語都是從小張哪裏學來的,能說出這種現象叫五子登科,民間賦予石榴的其它寓意你知道的還有多少,說說看!”
五子登科雖然不是有關石榴的典故,武新章能夠快速地回答出這種現象在民間的稱呼,想必他還知道有關石榴更多的吉祥寓意,藺書記之所以繼續問出下麵的問題,他相信武新章能夠說出答案!
藺書記的用意是,用這種拉家常的方式來減輕因為自己的職位帶給武新章的壓抑感、拘束感,為晚餐桌上的交談做些鋪墊。
(這就是做為一名領導考慮到的談話藝術!)
對於書記的問話,武新章自信能夠答出幾條,無形中他說話的語氣坦然了許多,他說,“中國人視石榴為吉祥、富貴、繁榮的象征,我家院子裏也有一顆,聽父親講,是太爺爺種下的,估計有一百年的樹齡,看品相與這顆差不多,古人稱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人們借石榴多子來祝福子孫繁衍、家族興旺昌盛,我們這裏有這種風俗,婚嫁之時,常與新房案頭或堂屋的桌上放上切開果皮、露出漿果的石榴,也有以石榴相贈以祝吉祥者,還有專門畫石榴的畫,像《榴開百子》、《多子多福》、《華封三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