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局長的話,讓趙繼發想起十幾年前與巴新勇之間發生的一件不愉快的事,他抬頭看了一眼李局長,旋即低下頭,說:“沒有!”
當年,趙繼發與巴新勇因為工作調整兩人鬧過矛盾,而李局長對趙繼發有所偏袒而令巴新勇對李局長也頗為不滿,雖說河東林場屬縣林業局直屬管理,但因為在港南鄉的轄區內,由林業局任命的港南鄉林管站站長同時兼任河東林場的場長,因為具體業務由副場長巴新勇負責,趙繼發實際上是名譽場長。
當然,無論是站長、還是場長,都是工作中的一種稱呼,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官職,按事業單位行政編製屬於科員級別,隻是工資上有些職務補貼,像武新章、謝曉柔,他們這些才分來的大學生屬於事業單位在編的一般職員。
李局長擔任林業局局長的第二年,趙繼發與巴新勇的工作需要調整,那時趙繼發已經結婚生子,而在縣林業局的巴新勇剛剛走出校門一年,正與縣直第一小學的一位老師談對象,趙繼發與巴新勇作為林校畢業的專業技術人員,必須到基層工作,當時,趙繼發的一個關係找過李局長,而巴新勇沒有什麼社會關係,不過,巴新勇親自找過李局長,既然必須下鄉鎮,去港南鄉,他希望留在港南鄉林管站,而不是去位於港南鄉境內的河東林場,因為,當時相處的對象已經有了較深的感情,為了能夠在一起,她曾經考慮與港南鄉的一位教師對調,但是,如果到河東林場,隻好考慮分手。最終結果是,趙繼發被安排到港南鄉林管站,巴新勇被安排到河東林場,巴新勇的對象最終與之分手。巴新勇直到三十二歲時,與林場附近的一位民辦老師結婚。如果按技術職稱的話,去河東林場的是趙繼發而不是巴新勇,因為,趙繼發雖然比巴新勇早工作幾年,但是他的第一學曆是初中中專,而巴新勇是高中中專,雖都為技術員,按職稱評分,巴新勇比趙繼發要高。也就是從這件事開始,李局長從內心感覺對不起巴新勇,而巴新勇認為李局長以權謀私、不近人情。
看到趙繼發低頭不語,李局長意識到他的話勾起了趙繼發對往事的回憶,而對於李局長來說,他對當年的行為一直耿耿於懷,從感情層麵上來講,有點對不起巴新勇,看到趙繼發悶悶不樂的樣子,李局長像是受了感染,心情突然有些沉重,此時此刻,他又不想因為往事而打擾本應該高興的心情,想到此,李局長說:“你作為場長,應該抽空到林場看看,工作上的矛盾不是矛盾,萬不可將工作上的矛盾轉化為個人恩怨,畢竟你比巴新勇大上幾歲,再說兩人都過了年輕氣盛的年齡,好了,不說這些,如果沒有什麼事,你先回去,臉上這個樣子,也不必急著回港南鄉,站上不是還有一位叫耿明智的工作人員嗎?”
趙繼發說:“在下麵待習慣了,讓我在家悶在樓上不舒服,回港南鄉後,盡量待在站上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