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宋初陳摶老祖證得白日飛仙之果,於是學道之人多彙於華山,華山成為世間修真之聖地。而世間還有鬼、妖之流,欲聞道而不得入,於是陰鬼漸歸於巴山蜀水豐都幽冥鬼域,其主號稱“師君”,乃是位不登仙籍,亦不錄鬼關的鬼仙。妖精古怪多流落於塞外白山黑水間,有位半人半魔的契丹王者建立通天教以招之。
華山聖地,幽冥鬼域,通天教同為世間靈體修真之所,但因陰陽有別,人妖殊途,道法不同,均視對方為邪魔外道,老死不相往來,也因此保持著一種平衡,直到百年後至宋朝仁宗年間的一天……
鬼門關。
七月十五日,“鬼節”。
十八名馬罩黑甲、人披黑袍的黑衣騎士在七月十五“鬼節”這一天的正午,趕到了鬼門關前。
鬼門關是世間最神秘的三大靈地之一的幽冥鬼域與外界相通的唯一關口。據說它常年封閉,隻有在七月十五“鬼節”這一天才開放一天,鬼府中所積蓄的魂靈會在這一天出關遊蕩。
七月十五是一年中唯一可以通過鬼門關之日,也是幽冥鬼府一年中力量最薄弱之時。
十八名黑衣騎士就是趁此時機衝入鬼門關中。
正是正午時分,鬼門關外豔陽高照,一入鬼門關,天地立即變得昏暗起來。四周雲霧繚繞,不見天光,隻有隱約可見一條狹長山路直通雲霧最深入。
而就在這山路兩側飄浮遊蕩著不知凡幾的白色人形魂靈。黑衣騎士們鼓起勇氣,策馬揮刀衝入雲霧。
那白色魂靈被這鐵甲黑騎一衝即散,而散後複聚,如同一團團有形無質的雲霧纏繞在黑衣騎士周圍,斬之不斷,揮之不去。
黑衣騎士越往裏衝,周圍纏繞的魂靈越多,漸漸如墜入蛛網的飛蟲,束手束腳為之所困。
為首黑衣騎士大叫道:“這是陰鬼們的‘魂牽夢縈大陣’,大家快燃狼煙,祭法器!”
聞言,眾黑衣騎士紛紛打開背後的背囊,傾倒出堆堆狼糞,點燃起來。立時一道道濃煙衝天而起,將團團雲霧也逼得散開一線。
黑衣騎士們丟下手中原有的兵器,從馬上取出金色短戈,重又殺向白色幽魂。
那短戈在火光照應下現出金黃色光華,白色魂靈與之一觸即化成黑煙消散於空中。漸漸黑衣騎士身周被肅清,但潛藏於雲霧中魂靈也不知有多少,前仆後繼的不斷湧來,黑衣騎士們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去諾大力氣。
雲霧最深處。
一橋飛架無底深淵之上,橋前小亭中一黑一白兩個人形正在對弈。
黑衣是位女子,看上去不過三十許人,妝容冶豔,形貌甚美,隻是滿頭白發更勝千秋之雪;白袍是個形容枯槁的老者,雖是滿臉皺紋,披肩長發卻油黑烏亮如少年。
兩人對弈正緊,忽見山下狼煙破霧而起。黑衣女子一震,喃喃道:“是什麼人?竟會懂得破解‘魂牽’陣法。” 白袍老者對弈時處於劣勢,一直專注於棋局,聽她如此說,抬眼望了一下山下,說道:“是契丹的金戈鐵馬十八騎。他們一向馳騁於塞外大漠,如何會來到這巴山蜀水。”
黑衣女子皺眉道:“據說‘金戈鐵馬’是北方有名的武士,隻憑‘魂牽’怕是擋之不住。”
白袍老者借她心牽局外之際,連下兩記妙著,扳回了劣勢,展顏笑道:“現在教中七大祭酒隻有我二人在靈地,我又不能過這奈河橋。勝負關鍵,就看你這老太婆能不能一口氣吃下我這一片子。”
黑衣女子冷哼一聲,道:“這有何難,老娘‘陰風’已經煉成,不會比你那‘血雨’差了。看我這就吃掉你這十八子。”
推開棋盤,站起身來,如雪白發蓬張,黑衣烈烈而舞,一頓足,化做一團青白色的水汽直撲山下。
山下的金戈鐵馬十八騎已經越過狹長山道,衝破了鬼門關後幽冥鬼府的第一道關口,眼見來到山前空曠處,十八騎連成一列,威力更增。
剩餘的白色魂靈密密排於山前,力圖作最後的阻攔。十八騎舉起金戈,放開鐵馬,正要衝殺過去,突見山間一團水汽迎麵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