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暴病(1 / 2)

王屋山,是中原九大名山之一,道家十大洞天之首,號稱“天下第一洞天”。因山有三重,其狀如王者之宮,故名曰王屋山。山中有奇峰秀嶺三十八,神洞名泉二十六,碧波飛瀑八大景,洞天福地五奇觀。主峰天壇峰,因軒轅黃帝在此設壇祭天而得名,世稱“太行之脊”,“擎天地柱”,是華夏子孫尋根問祖之地。

王屋山自古就是道家人物采藥煉丹,修身養性以求得道成仙之地,稱小有清虛之天,被列為十大洞天之首。南北朝以前,就有毛伯道、劉道恭、謝稚堅、張兆期等人在此得道成仙,唐代名道司馬承禎居此修道,葬於王屋山西北之鬆台。自漢唐以來,修建了大批宮觀,著名的有上方院、奉仙觀、白雲道院、仙人觀等等,宋代又新建紫微宮等處宮殿,可謂奇峰絕壁,懸泉飛瀑,植被蔥鬱,仙宮處處。

張伯端攜無邪自華山石仙洞天,運用道家無上的以身化氣之法,借天下洞天福地以氣相通的網絡,瞬息間時空轉換,來到了千裏之外的王屋山。

無邪隨同張伯端從王屋山的玉陽洞天步出時,眼見四周除了頭上的月亮相同之外,景物全異,完全不同於華山,確是來到了另一個地方,不由得大為驚異。

張伯端微笑道:“我們現在已經到了王屋山了。世人皆謂修道之人如同神仙,不見騰雲駕霧而至千裏之外,其實大抵是如我們兩個一般,經行遍布天下名山大川的洞天福地組成光氣之網,從而實現瞬息千裏的。”

無邪點了點頭,想起病重的舒真,顧不上觀賞王屋山的美色,隨同張伯端趕往距離玉陽洞不遠的靈都觀。

靈都觀,是唐玄宗為玉真公主所建,禦書靈都觀額。唐玄宗的妹妹金仙、玉真兩位公主自幼好道,成年後不嫁出宮作了女道士,在名山大川修真歸隱,華山腳下的仙姑觀就曾是她們的修真之地。

而如今神宗皇帝的兩個姐妹舒真和寶安也篤信道法,先後到華山聖地執法修持。神宗繼位之後,思想姐妹,召其回宮,既不奈宮庭中乏味枯燥的生活,又不忍遠離剛剛繼位為帝的兄弟,於是就在距離東京不遠的王屋山靈都觀中修行。這裏的玉陽洞中可以直通華山,朱自英、曹文逸,乃至掌教張伯端經常可以來此指點兩位公主的修行。

自幼陰脈斷絕,朝不保夕的舒真公主自打在九疑山服食合著無邪斷指的石鍾乳後,體內陽氣暴漲,困擾多年的病疾大好了。眾人皆以為她將要痊愈之際,可是最近舒真病情突然急劇惡化,而且藥石之力已難醫治。

華山高道朱自英、曹文逸等人已經先期而至,束手無策之際,請張伯端前來商議對策。張伯端臨之際,又得到舒真彌留之際想見無邪一麵的消息,於是將他一並帶來。

這些事情,一路上無邪已經從張伯端口中得知,現在他才知道原來大家傳言舒真、寶安是公主身份竟然是真的,禁不住心中一陣感歎。

兩人很快就來到靈都觀,老太婆朱自英和美婦曹文逸正在相候,活潑好動、沒片刻安寧的寶安就守在這裏。看到無邪和張伯端到來,朱自英和曹文逸與張伯端商議對策,寶安引無邪去看舒真。

無邪未到舒真房中,先感受到一陣森寒之氣,待見到舒真,更是吃了一驚。此時已值深秋,天氣轉涼,北地大多地方已經需要生火取暖,而舒真房中卻擺滿了冰塊,弄得如同冰窖一般,入內立即寒氣刺骨。

舒真隻穿著一襲貼身的小衣,平躺在冰塊正中的寒玉床上。普通人進入這個房間,隻需一會兒就凍得瑟瑟發抖,舒真躲在冰床之上,竟然還是滿頭熱汗。

她昏昏的半睡半醒,在這冰封雪藏的世界裏,就像是冰雕雪塑而成。而無邪走過去,輕輕握住她的手,卻發現舒真的手滾燙,竟然好似燒紅的烙鐵一般,觸之肌膚就如要被炙傷。

無邪大驚,隻不過一年不見,舒真怎麼竟然得了如此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