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楓一笑,“書記,事在人為,我們這麼大的草原,怎麼也得有一個真正的拳頭產品不是?肉,我準備用羊肉,而奶,我準備研發牛奶,如果有一天,全國人民都能早餐一包來自草原的牛奶,那……想想心裏都美。”
如果有一天,每人都能喝上一包奶……這個畫麵,在兩位領導的腦海裏同時形成了一個美好的畫卷。
劉書記感覺韓楓說的比葉方華說的更細,更形象,也更真實——如果,他真能做到呢?
別說每人一包,每十人一包,一天就是一個億吧?這麼大的企業……我都不敢想。這小子餅畫的夠大,色香味俱佳,就是不知口感如何啊。
兩人送韓楓出門。董真拉住班長,“書記,咱是不是得再支持支持他?真要是三年能建大型奶源基地,搞出生產廠來,那咱市的經濟可真能牛氣朝天了。”
“先不急。政策上全力照顧和支持,咱先等他這第一步完全落地再說,看看他說的前三項,哪怕能落實一項,我們都要研究重點扶持蒙羊公司的奶牛計劃,畢竟,牛奶才是最大眾化,能廣泛推開的產業。現在在國內的競爭對手還少,他真有破釜沉舟心,那咱就砸鍋賣鐵,拚掉這腦袋上的烏紗帽也一起幹!這小子,心好大啊,要全國人民一人一口奶,不得了。我工作這麼多年,還頭一次見到這麼有雄心壯誌的弱冠少年!”
董真摸了摸頭,“是啊,和他一起談事,完全體會不到十八歲的青澀。我兒子也十八,天天風花雪月吟詩背詞有時間就琢磨著玩呢,他——大概這一個多月,已經名符其實的成了一家幾十萬資產企業的老板!咱家的兒子二中頭三名,可和他比起來,就沒意思了。”
指了指上頭,書記笑了,“你看偏了。韓楓這人,最神奇的,是說並做到了那句話——走出去,才能活。這句話,在當下的時勢,現在看起來太重要了。”
“是,是。”董真的臉都紅了,“班長,我得抽時間好好學習了。”
“哈哈,你不知道吧,那小子不管是人報、光報還是市報晚報天天都收集到手研究,走哪兒都拎個小收音機聽新聞,之前閑聊的時候,老人家到了哪兒,竟然比我知道的都早!還有,他天天五點起床,先跑步,打拳,練體能,然後背英語、背語文,中午吃完飯,晚上喝完酒,回去還做數理化的題找人輔導,這樣的孩子,就算不聰明,這份努力也足夠驚人,讓絕大多數人都難望項背,何況,他能隻手乾坤一般操作了百萬斤肉進京搶了別人的市場,就算有投機取巧的這腦筋誰能比得?他不聰明?也可能真不是學習的料,嗬嗬——還有,都以為他有背景,那就隻是說說不能當真。這事兒你知我知就行了。”
董真深吸一口氣,“放心吧,班長。我得向這個小家夥學習。”
“是啊!我也一樣,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時間的力量。”書記扔掉外衣,“我已經開始鍛煉身體了,每天晚上下班,跑一小時,雷打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