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著她的時候就總喝魚湯,生下來之後為了催奶吃得也好,能不白胖?別光說我, 杏子你後麵懷上總不會比我差,我看程家興比你哥會體貼人。算起來你是團圓節前嫁的,也有四個月了,你倆感情這樣好, 跟著該有動靜。”
“也說不好……”
嫂子本來抱著香菇一下下顛著, 聽到這話猛然抬眼:“啥意思啊?”
“前頭這個把月忙著做買賣, 天天都累, 親熱不多,這應該還沒消息, ”何嬌杏一副不著急的模樣,說,“我倆才剛成親, 也沒做好當爹娘的準備。”
“你懷上以後有的是時間準備,依我說你倆是剛成親不假, 對傳宗接代的事還是上點心。就不扯其他人家,隻說你婆家那兩個,你嫁過去有幾個月該看出來了,劉氏隻要不闖下天大的禍平常說什麼做什麼都不打緊,有個兒子她立得穩當,周氏軟趴趴的說不起話就是落了那胎害的,要不然也不至於讓做大嫂的壓到這份上。”
對這些年輕媳婦兒來說,能生個兒子就等於有了塊護身符,不是說生完能得多少好處,至少能多點底氣,順帶抹去些麻煩。
這年頭添丁是頭等大事,誰家娶媳婦兒不是想開枝散葉?像程家貴這樣的,成親許多年還沒個一子半女出去少不了要聽閑話,何家這頭說起他都覺得這人實在很不錯了,換個人來周氏沒好日子。
那些成親三年以上都沒動靜的,別管當外人麵如何,關上門不會對婆娘客氣。
女人家要是因為沒生娃挨打挨罵,村裏人都不會管,也管不了。
做嫂子的拉著何嬌杏說了好些話,讓她別聽過就拋到腦後也上點心。
後來又說到東子身上,他是還沒到為娶媳婦兒著急的歲數,不過已經有說媒的來。臘月間就有同村的找到唐氏說給她介紹個人,唐氏沒去看人,聽了一耳朵就回絕了。
何嬌杏聽說以後打趣了他:“前頭還隻會圍著姐姐打轉,這都快要娶媳婦兒了!日子過起來真是很快!”
東子也不害臊,哼唧著小聲回了一句:“前頭還說哪怕嫁不出去也沒什麼,一晃眼不也成親了嗎?”
“……你念叨啥呢?”
“……沒啥,我是說出了十五年就過完了,阿姐你跟我姐夫後頭準備幹啥來著?”
何嬌杏伸出左手來,扳著手指頭一樣樣數:“挖嫩筍、摘野菌、捉雞仔、還要把屋前那片旱地墾出來做菜園,有空再做幾樣蘿卜幹好了,對了家興哥他找了人過幾天要上我家來打井。”
“那開春不做買賣?”
這都不用何嬌杏說,程家興聽見就告訴他了:“開春不太好做買賣,要做也隻能選在趕集日拉東西出去,平常鎮上人不會多,都忙著春耕春種誰會出門溜達?”
“那農忙的時候生意豈不是都不好做?”
“是不好做,也不是不能做。”就為了做好這吃食買賣,程家興有事去鎮上的時候都會看看,看那些生意好的為什麼好,不好的又為什麼不好,他就得出個結論。
做吃的要有個響當當的招牌,能吸引別人買你東西。
這招牌可以是一兩個特色菜,或者說大廚來曆非凡,或者店鋪裝潢很有特點,或者價錢格外便宜……要是各方麵都不突出就麻煩了,假如說不管比較哪一方麵你都趕不上別人,那食客憑啥優先考慮你呢?
想到這裏,程家興就站在別人的立場去看了自家的買賣,他們最大的優勢還真不是口味,這開門做生意的口味都不會差,自家勝在哪兒?勝在奇巧新鮮。
杏兒總是能做出別家見不著的吃食,背出去就有人肯花錢來嚐,隻嚐嚐又不過癮,不缺錢的就會天天來買吃一段時間,把癮過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