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段(2 / 3)

剛才隻顧著高興去了,大家夥兒全都疏忽了這點,還是何嬌杏將心比心想到袁氏。

站在家裏人的角度,程家旺能有這般造化,大家都很替他高興。

帶入袁氏的立場想想,她心情恐怕會相當複雜。哪個女人願意跟爺們分開那麼遠?說是說她在家裏生孩子,等孩子大一點再帶上京城,真要等到孩子能搭馬車趕路咋也得有個一歲,要不誰敢隨便往外帶呢?這麼看至少也要分開一年多時間。

這一年多,程家旺他自己在京城,難保袁氏不多想。

要是同樣的事放在自家,程家興要出去那麼久,何嬌杏估摸自己也會常常惦記,怕人在外頭遇上啥事。隻是惦記還好,假如說做媳婦的對她男人不夠信任,還要擔心他在外麵跟別人好上。

他隻身上京城能沒個孤單的時候?那就是趁虛而入的大好時機。隻怕一兩年不見,好不容易夫妻重逢你成了多餘的人,他跟前已經有個知冷暖的。

這種心情,也隻有同樣為人妻的才能體會。

爹娘兄弟都不會想到這裏,他們替程家旺高興都來不及。

何嬌杏像這樣說了以後,程家旺才要去跟大哥打招呼,準備回木匠鋪去,程家興趕了馬車出來,又包了些月餅,說送他一程。兄弟兩人這就往鎮上去了,何嬌杏他們回到鋪子裏麵,又說了幾句。

黃氏的意思是,這回是不是該回鄉開個席麵,熱鬧一番。

何嬌杏跟劉棗花都在她跟前,紛紛點頭說是應該這樣。

“開席還是小事情,老四這一走,三五七年未必能回來,甚至可能就在京城裏定下了,娘得想想是跟去京城裏過好日子還是留在老家這頭。”

這還用想?

“他做木匠活的用不著我照看,有他媳婦幫襯就夠。我啊,要不是老三太能折騰,我都不會搬來縣城,像我們這種人,在鄉下更自在,出來拘束得很。”

黃氏是知道的,假如不是她兒子買賣做得好,有錢,縣城裏這些未必看得起她。真要是一窮二白的出來,要找個人說說話都不容易。

縣裏麵尚且如此,進了京城怕是更不好過。

再說衙門裏的小吏拿的錢還沒有做買賣掙的多,她過去幫不上啥忙還多個人吃飯,那不是給兒子添亂?

黃氏想了一圈,咋看老四那頭都用不著她,她還是踏實跟著三兒子,幫襯這頭。

剛才都顧著高興,高興過了才想到諸多不便,劉棗花本來很羨慕的,程家旺賣風扇掙了大錢她就羨慕,現在還要上京城,叫她看來是一飛衝天了。這會兒聽財神爺說了幾句,她才看到這背後的麻煩,又想了想四弟妹的處境,不禁感慨:“懷孕的偏偏是四房,要是二房的那不就皆大歡喜了?”

這麼說也沒錯,黃氏還是橫了她一眼:“你在我跟三媳婦跟前叭叭幾句我懶得說你,這要是說到楊氏跟袁氏那頭,生了好歹,我是要收拾你的。”

“娘說啥呢?我有那麼缺心眼?您放心吧,回頭見著四弟妹我肯定幫著好好勸她,讓她放寬心把肚子裏的娃生下來,別想那些有的沒的。不是我說,程家爺們不說本事好不好,對媳婦兒總沒話說,老四在鎮上學徒弟那些年也沒跟誰攪和,到頭來還是老老實實娶了袁家的。真要說在衙門當差的油水未必有咱們開鋪子多,與其擔心老四,我家這個跟老三不是更危險?尤其是老三,生意做得忒好了。”

正說著,劉棗花不經意看見何嬌杏白生生的一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