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段(3 / 3)

“……”土地爺望著洞外皎潔的月光,半晌,歎了口氣,“是啊,至少,還有人信著我們。”

☆、第 12 章

年關之前,張家村的族長突然召集村民開了個大會,會後,每家每戶盡自己所能,能供上牲畜的供牲畜,能上漿水的上漿水,實在拿不出東西的就幫忙把祭品扛到山神廟裏去。族長與村長不同,村長更多的是跟官府打交道,而族長,則是跟村民們打交道,族長一般是村子裏輩分最高並且很有威信的人。族長的話一出,村民們沒有不答應的,就算是有猶豫的,也會竭盡全力來達到要求。沒有人知道族長為什麼突然下了這麼個命令,族長的命令下了之後,大年二十八的清晨,張家村老老少少全向山神廟湧去。年輕力壯的扛著豬扛著羊,再有的拿著殺豬的尖刀,小娃娃就端著家裏弄好的漿水,一桶一桶的往山神廟裏提。

山神廟的後麵正好是一條小溪,因為終年渾濁,村裏人喚其為“土溪”。這土溪裏是沒有活物的,有人在溪邊釣過魚,蹲了三天三夜什麼東西都沒有釣上來。青年人把豬呀羊呀扛到溪邊,有經驗的屠夫亮出尖刀,刷刷幾下,那牲畜的鮮血便紅了溪水,隻聽撲通撲通的聲音接連不斷,村民們都一起幫著把宰好的豬羊推進了土溪。說來也奇怪,那溪水本來也不深,原本大家還心裏嘀咕這推下去的供品會不會把溪水給賭了,結果這麼一看,除了溪水還帶著淡淡的血腥色,哪裏還有供品的影子。到此刻,眾人才真正相信了族長之前提起的什麼神諭。

再說山神廟裏,香案上燃起了上好的檀香,這還是族長特地托人從山下買來的。供桌上擺滿了大海碗,裏裏外外擺了三大圈。最內圈是炒麵粉,有白麵,更多的是玉米麵和高粱麵,中間那圈是炸麵團,那麵團被捏成各種形狀,蝴蝶啦,小魚啦,風箏啦,用的不知道是什麼菜油炸的噴噴香,不過那油炸的香味早就被最外圈的濃鬱的酸味掩去了大半,最外圈的大海碗裏裝的是每家每戶最老的漿水,族長特意囑咐了,這漿水一定得是最老最好的,這不,家家戶戶都把存在瓶瓶罐罐最底部的老漿水底子舀了出來,那滋味,自不必說。

祭完牲畜上完供品,張家村便挨家按戶排隊站好,依次給土地爺土地奶奶磕頭,這番架勢造下來,已是晌午。

也不知道是土地爺土地奶奶顯靈還是什麼的,張家村的大口子自此沒有再擴張,村子的地盤就此算是保住了,那經常出現在孫正信媳婦夢裏的怪聲也沒有再出現過了。

話分兩頭,張家村這邊舉村上下拜祭山神廟,孫正仁他們村子裏卻起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風波,這還要從孫家老二著家開始說。

孫家老二孫正智一直自稱在山下跑生意,一年到頭也隻有過年的時候回趟家。這次他回家時,帶回來了一個白麵微須的男人,說是縣上的師爺,縣令特地派他到村子裏來走一趟。孫正智回家時臉上一副得意洋洋的表情,逢人就說跟縣令搭上了關係,如今他辦事可有縣上的大官罩著呢。那白麵微須的男人自稱姓張,一見到村長便要求要與村裏私塾講學的周先生見個麵。沒過幾天,那男人和周先生一同去找村長說是有要事相商。有好事者蹲在窗邊偷聽,依稀聽得“廢龍王”幾個字,便四處散播著這新來的師爺要廢龍王的消息。

這話傳到孫家時,孫老二正喜不滋滋的坐在院子中央,翹著二郎腿,一手拿著白麵饃饃,一手指著孫老三孫老四嚷嚷道:“你們兩個,快一年沒見,怎麼一點本事都沒長。”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