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穆梓藍便到穆氏集團上任。
穆梓藍手段了得,不知使了什麼方法,讓幾位股東和他站到了同一戰線。
如此一來,在董事會上,穆梓藍成功接替穆淩,臨時成為穆氏決策董事長,沒有受到什麼阻礙。
這一重大人事變更立刻炸了窩,與此同時,穆梓藍正式發出新聞稿,將穆淩已經病逝的消息拋出,重大炮彈攪得穆氏上下一片不安。
但穆梓藍也是身經百戰之人,通過視訊器材,召開全體員工會議,三言兩語撫慰人心,首先感謝各位在穆淩生前的輔佐,穆氏集團現今的發展是所有人努力成果,今後仍需諸位人才,將穆氏發揚光大,是穆淩畢生夙願,並果斷表示所有員工工作照舊,集團不會發生其他人員更迭之事。但三個月內若有工作表現突出者,則薪資漲幅百分之五十。
穆淩的死訊,原本會極大影響集團股市,可穆梓藍極會運用公關製造輿論,讓媒體風向導標輔助穆氏,使舊顧客因穆淩之死而大感難過,從而對穆氏集團產生除卻品牌之外的私人感情,也借機讓大眾知曉穆淩生平好事的同時,去了解穆氏的各種品牌與產品。
有時候媒體的力量真的很強大。
當大眾懵懵懂懂,對某件事半知半解的時候,隻要巧於利用媒體去傳遞信息,讓他們潛移默化的自行消化後,就會跟隨你的輿論而被煽動起情緒,產生對品牌認知後的私人情懷,當人投入了自己的情感,理性就很容易被感性順從,從而決定支持或反對某些事、某些東西。
大眾還會覺得自己所做的決定,是出自內心而最正確的,其實不然,他們所產生的情懷是製造輿論者想讓他們產生的而已。
就好比他們知道的信息,以為的真相,也是被修飾過,是幕後者想讓他們知道的而已。
想要操控大眾行為,就先掌控思想上的情感。
輿論操控法是蘇思兒商業課上,誠然重要的環節,她在和元昭的拾愛合作案中,也是善於利用此法,才成功扭轉了局麵。
蘇思兒在情緒大跌大落後,就在家中休養,並沒有跟穆梓藍一同到集團上任,她深知必須要先過自己的坎兒,才能有力量去重新工作,她在家裏隻要一打開電視,便能看到穆氏各種煽情廣告。
一打開電腦,就可見到各大新聞榜首的煽動哀悼。
再也沒有人能比穆梓藍更適合當穆氏董事長,他的決策力和雷霆萬速的精狠準,當真十成十的遺傳了穆淩。
關於遺產手續已經辦妥,現在這幢別墅便是蘇思兒所有,蘇思兒住在這裏,心生感慨,也逐漸把之當做家,別墅中的一切原貌依舊,沒有改動一絲一毫,她仍是住在二樓最靠裏的那間房,穆淩的房間也還是原封不動的保留著,隻是冷冷清清的。
鍾點工還是張姨,每回她來打掃,雖然謹慎的不會多嘴,但蘇思兒仍能從她神色中看出不勝唏噓的哀歎。
蘇思兒閑暇時常會想,偌大的別墅,就她一個人居住,如此冷清,也不知道穆淩是怎樣度過這許多年。
她這天精神好些,便去穆淩臥室的櫃子裏拿了疊案宗來看,這個依牆而建的玻璃鐵櫃中,整整齊齊放了一排又一排的檔案袋,全部是穆氏集團曆來合作過的大型項目的文件,以往穆淩想讓她多接觸穆氏的運營方式,以及主要營運產業時,就會從這裏挑些案宗讓蘇思兒仔細觀摩。
本來這櫃子是鎖著的,除卻穆淩,別人是無法打開的。
那串鑰匙穆淩逝世時沒有攜帶,也不知放到了哪裏,後來這房子歸她擁有後,向律師才獨自找到她,將一大串好幾把鑰匙都給了她,說是上麵有別墅大門以及各個房間的備用鑰匙,還有其他的一些櫃子鎖上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