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當呆了大半個月,借著要讓女兒去桃花島看看,宋青書和周芷若便辭別眾人,帶著幾個孩子和兩個徒弟不緊不慢往東海而去,也順便讓女兒看看江南的景色,雖然此時已是深秋,但是一家人難得團圓,倒比看什麼景色的都快活。另外,李氏是舍不得兒子和孫子想要同行,已多年不下武當的宋遠橋則在張鬆溪等人的勸說下也動了心,所以這次回桃花島,這一家子的的確確算得上是大團圓了。

隻是灼華丫頭這次下山曆練總有結束的時候,之後她仍要回逍遙派閉關靜修,在他們回到桃花島沒幾天,原逍遙也尋了過來,將桃花島逛了個遍,還修改了島上三處陣法,在周芷若麵前大大顯擺了一回,這才心滿意足帶著自家徒兒離開。

突然少了兩個人,桃花島上的眾人也沉寂了幾天,不過終究又慢慢恢複了以前的平靜,周芷若和宋青書二人一起教育兩個徒弟兩個兒子,最小的龍鳳胎既然改姓莫,宋遠橋遂讓他們繼承武當武學,親自教導,平日生活上又有李氏照顧,倒讓周芷若清閑許多。李氏和宋遠橋自此也基本上在桃花島安家,隻是宋遠橋每年都要去武當住些時間,至於他的幾個徒弟年紀也大了,作為武當門人,他們還是留在武當,倒也不會擾了桃花島清靜。

這倒不是周芷若小氣不願收留他們,自卸了峨嵋掌門之任,她與峨嵋派也有意減少往來,便是真有要事又不好通信傳達,她是寧可受些奔波親去峨嵋。現在的桃花島雖然是自己的家,她還想讓這裏保留一點神秘和清靜,而無論武當也好,峨嵋也罷,總歸是江湖大派,將來遲早有一天要卷入江湖紛爭,之後也極有可能引來朝廷的注意——想到大明王朝那些層出不窮的鷹犬特務,周芷若便覺得自己非常有必要未雨綢繆。

說到江湖,這些年來變動最大的非明教莫屬,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迄今為止雖然北邊仍有戰火,最為繁華的江南也仍需要休養生息,全國百廢待興,國事繁忙的朱元璋卻給武當張三豐下過詔,給峨嵋賜過匾,給少林賜過賞,反倒是明教,朱元璋像是忘記了自己明教弟子的出身,做了皇帝的他對明教沒有任何嘉獎扶助,反倒是有人在朝堂上書,言明教之名與大明國號相衝,提議明教改名。

對此,高坐龍廷的朱元璋雖然說了一番冠冕堂皇的話駁回那道折子,向世人展於了自己並非忘恩負義之人,卻也沒有處置那上書之人,為此倒讓那些身在江湖的明教中人越發不滿,朱元璋也有些忌憚曾經的天下第一魔教,雙方隔閡日深。

明教經過數十年爭霸中原的戰爭,教中有能力的人不是被朱元璋收攏便是被排擠除掉,而像楊逍範遙這些曾經居於高位能壓朱元璋一頭的大多年邁,而且許多人在大明王朝建立前夕便相繼隱退,能在明教混入高層,這些人沒有幾個是笨蛋,兔死狗烹的道理誰不知道?這些有能力的人都走了,現在的明教又豈能是大明朝皇帝的對手?所以這五年來明教換三個教主很正常,且被人趕下台的都不得善終——明教教主?全是些沒腦子卻喜歡權勢的笨蛋!周芷若覺得自己若是大明皇帝,十有□也容不下別人去做明教教主。

明教自身內部混亂不堪,朱元璋不用多做什麼明教便不斷衰落,中原武林各派大多卻有了相應穩定的發展,明教勢力漸漸退出了中原,據說是收縮到西域一帶發展了,很多年以後,江湖上又出現了一個頗為神秘的日月神教,中原武林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