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柔凝的父親正是沈四爺沈重晏,時年三十有五,娶妻陳氏,未納妾,育有長女沈柔凝,年十歲;長子沈端榕,年七歲,僅此一子一女。住在這沈家大宅中,不愁衣食,整日裏讀書賞景的,生活閑逸的很。
沈柔凝從一個小側門進去,看到那正坐在門房門打盹的老伯,也就沒有打擾他。她年歲小,個子也不高,輕易就從門房老伯的眼皮下溜進去了。她進去之後,那門房老伯才眯著眼瞧了她一下,搖搖頭,和藹地笑了笑,又打盹去了。
沈家大宅很大,住的人並不多,仆從也少,十分的靜謐安寧。
沈柔凝一路上並未碰見多少人,輕易地進了二道門,入了後宅了。
四房住的院子在整個宅子的西南處,是用鏤空雕花的一人多高的花牆隔出來的大院子套著幾個小院子的格局,內裏也有假山風景,算是獨立一方。其他幾房人易是差不多的院落,隻是位置不同,大小景致略有差別而已。
院門處有兩個婆子正在早春暖陽中做著針線。
看到沈柔凝,兩個都站了起來,笑道:“四姑娘回來了。”
沈柔凝在這一輩嫡支“柔”字輩的女兒中,排行為四。她弟弟沈端榕,在“端”字輩嫡支中則是九少爺。
“恩。”沈柔凝對兩個婆子含笑示意,走進去,又經過一道月亮門,朝東北處經過一道紫藤花廊,才總算是到了自己的小院。
院門上掛有匾額,上書“明皎”二字。
她一靠近這院門,就有一個小丫頭瞧見了她,朝著院門喊了一聲“姑娘回來了”之後,便就朝著沈柔凝迎了上來,笑嘻嘻地行禮。
沈柔凝粉麵含笑,就由這個小丫頭迎著,輕快地走進了自己的明皎小院。
進了院子,就有了熱鬧的人氣。
沈氏祖宅平常處用的下人不算多,但各個主子,尤其是閨閣嬌女身邊人卻配了不少。服侍各個姑娘的,除去自幼照看的奶娘不算,另有大丫鬟二人,小丫鬟四人,粗使婆子二人,偶爾還會有長輩額外賜下來的,隻多不少,是足夠使喚了的。
迎出來的小丫鬟叫做碧冬。
她原來不叫這個,但沈柔凝見她尤其愛笑,雖不怎麼笑出聲,但嘴巴卻咧的很開,露出銀白整齊的貝牙,跟那盛開的喇叭花兒一樣,又想起喇叭花兒有個別名叫做碧冬茄,便替她改了名。
除了她的名字與喇叭花有關外,沈柔凝的兩個大丫鬟,一個叫做朝顏,一個叫做夕顏,說的都是喇叭花兒。
當年鄧長年聽到這幾個名字的時候,還大肆嘲笑過她,說她真是個山裏土妞兒,牡丹芍藥不賞,幽蘭金菊不愛,居然這麼喜歡喇叭花兒!他不僅嘲笑,而且還趁人不注意的時候溜進她這院子,將其他的花草拔去不少,埋上了喇叭花的種子!
一開始她並不知曉這個,直到夏天喇叭花開滿了整個院牆,她瞧著還高興呢,才聽到鄧長年洋洋得意地說起了自己的這樁“功績”,說起他如何趁著夜色爬過了明皎院的矮院牆,將她“不懂欣賞”的種在牆邊的幾株幽蘭給拔了,如何埋了種子,而後又如何常常爬進院子來澆水……
沈柔凝記得當年,她氣的恨不得將這些喇叭花兒都拔了絞碎,但又想到這夏日早晚,這些喇叭花兒開的實在熱鬧喜人,有些舍不得,就留了下來。
於是,這麼多年,年年夏天,她這院牆內外,就被五顏六色的喇叭花兒給占據了。
也不知道鄧長年從哪裏找來的種子,這些喇叭花兒紅黃白藍紫各色都有,五顏六色的,格外賞心悅目,蓬勃熱情,誓要趕走這院裏的靜謐,讓這院子生動鮮活起來一樣。
如今才是早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