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之,就是讓人相信的事實。

沈柔凝一樣是這麼以為的。

範嬤嬤連連搖頭,卻在沈柔凝澄亮的目光下漸漸遲緩沉默下來,最後苦笑道:“姑娘,您聰慧,老奴一直都知道……”卻沒想到沈柔凝會如此聰慧,就是她這個活過了大半輩子自認為經曆過風風雨雨的老人兒,也有些招架不住。

再想一想,沈柔凝在安靜祥和的沈家村生長,也沒有誰認真教導過她……她的這位小小姐,隻怕聰慧機敏,更勝太太當年了。

範嬤嬤一直不知作何想,半晌才歎道:“姑娘,不是老奴不肯將實話同您說,隻是……”她很為難,搖頭道:“總之,貴嬪娘娘如今頗得聖寵,您回陳府,您和少爺言行之間,總不要讓人抓了把柄吧。”

“貴嬪娘娘很受寵?”沈柔凝問道。

“是這樣。”範嬤嬤道:“當今聖上皇後是出身清貴出身的廖氏,頗有賢名,誕下了長公主和皇次子……”她補充道:“皇後的娘家老太爺呈任太傅一職,很受先皇禮遇,一直負責教導皇室後人,算是聖上恩師。”

“宮裏除了皇後,隻有一個德妃鄧氏。撫育了皇長子……再往下數,便是貴嬪娘娘最尊貴了。”

“若非貴嬪娘娘庶女出身,初入府邸的時候無名無分,且一直無所出,隻怕早就做了四妃之一了。”

“今上隻有一後一妃?”沈柔凝有些詫異:“宮裏的主子這麼少?”

沈嬤嬤點頭:“聖上除登基六年,隻小選過一次,僅納了八名貴女入宮,如今時日尚短,因而份位都不高。”

“後來進宮的貴女沒有出身顯赫的?”沈柔凝再次問道:“聖上初登基,難道就沒有想得到權貴和勳爵的支持?”初上位的皇帝。根基總有些不穩當。所以一定需要取得那些重臣權貴們的支持。廣納貴女入宮,意義非凡。但上次小選出來的貴女進宮不得高位,顯然她們本來的出身就一般,才需要這麼熬資曆。慢慢往上爬。

慶隆帝行事。倒是與眾不同。

沈柔凝忍不住想道。

範嬤嬤聽了沈柔凝所言之後愣了愣。搖頭道:“姑娘說的,老奴並不是很懂。不過,上次小選的確僅僅是從六品到四品的官宦之家內選出來的貴女……”

六品到四品……在權貴遍地的京城。根本就不夠看。

沈柔凝思索一陣,不禁問道:“那嬤嬤可知道,今上為人如何?”

範嬤嬤搖搖頭:“……老奴久不在京城,也不懂這些外頭的大事。”

她回京之後,幾次從小兒子那裏問消息,卻從未關心過這些。這些不是朝政大事嗎?四姑娘一個才十歲多的小姑娘,怎麼會詢問這些?

難道,她是猜到了什麼?

範嬤嬤想到此,心下一慌,不禁抬眼卻看沈柔凝,哪知正對上沈柔凝晶亮的雙目,不知為何肝兒就是一顫,慌忙移開雙目,想要說些什麼掩飾,卻不知說什麼才好——

四姑娘平日裏嬌嬌柔柔從不讓人操心的一個小姑娘,怎麼打量起人來,就像是能將人從裏到外看個通透似的!她不過是一個十歲的小姑娘!

或許,真的是她這幾次跟著表少爺那邊,得了什麼風聲?

範嬤嬤皺眉,心下躊躇的很。

沈柔凝斂了斂神色,將範嬤嬤那一抹心虛和慌亂記下了,看範嬤嬤神思恍惚,想了想,又開口問起了別的:“……我和榕哥今兒在明月樓遇見了明嘉郡主……聽說明月樓是今上賞賜給應親王的產業……嬤嬤不如同我說說皇上和應親王之間的往事?”

皇權惑人,皇室是最不講血脈親情的地方。而且應親王又是慶隆帝的親哥哥……兩兄弟感情居然這麼好,全無芥蒂的樣子?就算是感情好,難道不應該是講個長幼有序,當哥哥的坐了皇位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