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紀童拋到了腦後,脫了鞋襪下去,跟著在石縫裏翻找起來。不到片刻,就見她笑容開懷地舉起手,對沈柔凝興奮地喊道:“姑娘,奴婢找了一個大螃蟹!”

她倒是膽子大,不怕被螃蟹夾了!

有了收獲之後,找到一戶看起來收拾的很幹淨的漁民家裏,給了點兒碎銀子,要求借用了鍋碗之類的。住家大娘十分熱情,不僅告訴她們怎麼燒才更美味,還額外添了許多海鮮進去……

幾個人,包括沈柔凝也沒有端著,全都吃了個肚子圓。

飯後,她們用鹽水漱口,泡了些自帶的茶葉飲用了,祛了身上太明顯的腥味兒,才重新上山回普濟寺了。

而風雨一停,海上才一能夠行船,沈四老爺就立即趕過來了。

一陣時候不見,經了些風雨,他瘦了些,看起來有些憔悴顯老了一兩歲。就算他認真收拾了,因為急著過來見人,也沒能保養的回來。

看見妻兒都平安健康,沈四老爺終於放了心,又給普濟寺添了一筆不菲的香油錢,感謝了他們上下這段時間對妻兒的照顧,將妻兒接走了。

沈四太太沒有再說什麼,順從地應了下來。

沈柔凝也覺得在這裏住的差不多了,回到舟山縣也一樣,也沒有反對。

父子天性,沈端榕更是十分想要跟沈四老爺住在一起。

不過,即便已經決定啟程,真坐上船的時候,已經是七月初六了。他們才一下船,就見一個小吏打扮的人過來迎接,喜氣洋洋地對沈四老爺說著“恭喜”:“沈大人當真是年輕有為!”

☆、157 恭喜父親

沈四老爺一麵留意著妻兒這邊的情況,見沈舟安排的不錯,才開口詫異地問道:“敢問黃大人,喜從何來?”

匆匆趕過來迎接他的是舟山縣的典史,年紀已經有近五十了,姓黃,待人非常客氣。他在舟山縣衙從差役做起,熬了三十多年,才當上了典史。可以說,比縣衙裏所有官吏的資格都老。沈四老爺過來的時候,縣令大人就是派他協助沈四老爺熟悉舟山縣的風俗事務,這個人倒是十分熱心,十分恭敬,也不藏私,更沒有故意使絆子,讓沈四老爺受益良多,處理事務的時候,快速地上了手。

沈四老爺待他也很客氣。

黃典史滿臉喜氣,眉開眼笑地道:“卑職得到可靠消息,托這次祈福的福,咱們縣的大老爺很快就能轉調蘇杭富庶安寧之地任職了,而這空出來的大老爺一職,自然就落到了沈大人您頭上。”

“黃大人從哪裏來的消息?”沈四老爺十分謙虛謹慎:“我上任不過三月,即便是大老爺調走……”他搖搖頭,其中的意!

沈四老爺說到這裏有些自責羞愧。

他一直想著妻兒,卻沒怎麼惦記陳厚績。明明他是一心一意地守護著他,連立功都有些耽誤了。而見到妻兒平安後的這麼長的時間內,若不是女兒問一句,他都沒有想起陳厚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