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段(1 / 3)

完,進了內室,兩人便在外間等待,李楠頗有些不自在,在現代,哪裏都是人影幢幢的,不管在什麼地方買東西,店家都緊緊地盯著你,基本沒有店家會如此放心的留顧客在店裏,自己又不看著,人心不古、世風日下,現在看來,果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古代人民風淳樸,而現代人,卻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了,你防著我、我防著你,到最後,陷入了信任危機。

想起在龍門客棧的一夜無眠,又想起趙匡胤一閃而過的殺意,李楠忍不住歎息,卻不知自己在現代養成的敏[gǎn]多疑,於如今而言,是多餘,還是必需?

風三娘去了許久,直到兩人都有些心急的時候,才拿著一個盒子走出來,盒子上落滿灰塵,顯見得是擱置的時間久了,風三娘不好意思的笑笑,“店裏就我一個人忙,時間久了,我都把這寶貝忘記了,要不是今日見到小兄弟,它可能還要再呆一些日子了。”

她拿了一塊布把盒子擦幹淨,這才拿出一把鑰匙,小心翼翼的打開盒子上的鎖,打開之後,就見到一個白色的折疊整齊的布包著一件鼓鼓的東西,風三娘輕而又輕的揭開層層布料,認真的有些誇張,李楠和趙惜若伸長了脖子眼巴巴的看著,等到露出一角再到全部顯現出來的時候,兩人同時倒吸了一口氣。

濃鬱的綠、純正的綠,雖然有細小的深淺不一的條狀花紋,卻絲毫不矯揉造作,絕對的來自自然的珍品,當然最引人入勝的不是它的色澤,而是簪頭的圖案,隻有巴掌大的簪頭上雕刻了一隻開屏的孔雀,不隻翅膀上的上百顆眼睛一一顯現,就連它微揚的頭顱,臉上高傲的表情都惟妙惟肖,雕刻之精湛技藝,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開屏之孔雀,為自然中極美,而此簪,亦華麗高貴,盡顯內涵之美,李楠隻看了一眼就再也移不開目光了,這樣的好東西,若是留到後世,光擺在那裏就足以養活百十個專家。

李楠伸出手欲摸一摸那簪子,卻被風三娘阻止了,“小兄弟,不是我小氣,隻是這簪子易碎,當家的在世的時候連看都不讓我看一眼的。”

“易碎?”李楠驚喜的看著風三娘,“我本以為它是綠鬆石,如今看來,是孔雀石無疑了,你們古代人稱它青琅軒,紋理細膩、顏色綠的逼人,傳說佩戴此石做成的飾品,可保人一生平安,此一絕;而這簪頭上的圖案,卻是人間罕見的工藝,此人此技,必是二絕;簪子為死物,需人佩戴方能讓它活起來,方能如詩中所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既成人之美,亦成簪之美,人與物動靜結合,步步生蓮,形成了令人陶醉其中難以自拔的風景,此為第三絕。”

風三娘越聽越心驚,待到李楠說完,她已是合不攏嘴了,本想考一考李楠,顯擺顯擺自家寶貝,卻未料到,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行家裏更有行家,隻“青琅軒”三字,就足以讓先前來的許多玉器行家汗顏了,那些人枉吃了超過一甲子的飯,卻連這個乳臭未幹的毛頭小子都比不上,怎不讓人歎惋?

“怎麼樣,三娘?在下說的可正確?”李楠看到風三娘的錯愕表情,露出了滿意的笑容,趙惜若湊到她耳邊:“以後不許再這般盡出風頭,小心樹大招風。”李楠委屈的看著她:“誰讓她看不起人。”

“小…小兄弟,端的是行家,三娘佩服,請受我一拜。”風三娘盈盈一拜,行了個敬禮,李楠笑嘻嘻的接受了,古代人禮數就是多,你不讓她拜她反而會覺得你看不起她,何必呢。

“我雖然說出了它的名字,但是此物的出處,我確實不記得了,所以三娘也不必太過高看在下,在下隻是於偶然的機會知道此物的,而且,君子不奪人所愛,它既是此店的鎮店之寶,就該繼續坐鎮此地,好讓三娘的店財源廣進啊!”李楠以退為進的說道,古代崇尚君子之風,你越是謙讓,她就非要比你還謙讓,最後搞的兩個人都跟二傻一樣,其實,說白了,都是一群神經病,讓來讓去的有什麼意思嘛,隻是,輪到自己,還是需要欲擒故縱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