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段(1 / 2)

使。

李楠在宮變前兩頭討好的現象讓她現在裏外不是人,為柴氏多說的一句話也讓趙匡胤對她生了嫌隙,於是,不招人待見了,這是大多數人的想法。

符太後的父親符彥卿掌握著天雄軍,也算是一個封疆大吏了,趙匡胤此時最怕的就是符彥卿不服他,因而反了他,所以在朝堂上商討這件事的時候,趙普察言觀色,率先請命:“請皇上下旨,臣願意去鳳翔府遊說符彥卿。”

趙普說完,大殿就沉默了,若是符彥卿沒有謀反之心,趙普不止可以掙得一份兒功勞,還可以安然回京,但是,若是符彥卿有謀反之心,起事時必會拿大宋的使臣祭旗開刀,也就是說,去的人不一定能回來。仍居相位的範質看了看李楠,也跪在了趙普旁邊:“臣認為,有比趙大人更適合的人選。”

“哦,範相認為何人合適?”

“侍衛步軍副都指揮使李楠李大人。臣認為其因有三,一是周太後當年對李大人頗為信任,有這個關係在,符將軍必定對李大人另眼相待;二是李大人的逢迎之術、口舌之功舉朝皆知,由他去遊說,最為合適;當然,第三點是因為李大人武藝高強,若是真的有什麼不測,也必會化險為夷。”範質說完,朝裏的人都露出了諱莫如深的笑,他這是要把李楠往死裏整啊,眾人都不說話,等著看戲。

李楠翻了個白眼,這頑固的範老頭,倒還真記仇。不過這符彥卿曆史上是沒反的,所以讓誰去遊說都是一個結果。

趙匡胤沉默許久,方才言道:“範相言之有理,隻是不知三弟以為如何?”

“臣願往!”李楠領命。

眾人的眼光或不解、或嘲諷、或憐憫,一一向李楠投來,李楠微微一笑,接下了給符彥卿的聖旨,下朝後就趕快向家裏走去,此去至少也要十天半月,怎麼說也要跟若兒告個別。

趙惜若握緊了手裏的盒子,在宮門外徘徊許久,終於走上前去,卻被侍衛攔住了去路:“皇宮重地,閑雜人等,不許靠近!”

“大膽!”趙惜若叱道:“我丈夫與聖上是結義的兄弟,聖上見了我都要禮讓三分,你們是什麼東西,居然敢攔我?”趙惜若見他們神色猶豫,打開了盒子:“這是禦賜的吉祥如意碧玉簪,睜開你們的狗眼好好看清楚!”

兩人看看簪子,又看看趙惜若,心裏惴惴。

“我有重要的事要見聖上,要是耽誤了,你們誰付得起責任?”趁兩人失神的當兒口,趙惜若不由分說就向裏麵跑去,兩個侍衛呆立了許久才終於反應過來,隻是,她已經跑得遠了。

她進了宮,而李楠,卻出了宮,兩人,就這麼,擦肩而過。

趙匡胤正在禦書房議事,突然間聽到喧嘩,和一幹大臣走出禦書房,看到趙惜若被侍衛圍著,他笑了,“弟媳稍待,朕忙完就去看你。”他看向門口站著的太監:“把李夫人送到太後宮裏,好好侍候著。”

那小太監唱了個喏,趙惜若也隻好跟著他走了。

“弟媳有何事?”等到趙匡胤忙完已是臨近晌午了,趙惜若等的心焦的時候,正主終於出現了。

“既然皇上已經登上帝位,就請放過楠吧,她不適合做官。”趙惜若慢慢的遣詞造句,趙匡胤沒有任何表情,心裏卻早就盤算好了,在他看來,李楠上馬可安邦、下馬能定國,這是他身邊的所有弟兄都不及的,所以才會對李楠格外優渥,登上了帝位,卻還有後周舊部虎視眈眈,大宋境外亦有南唐後蜀需要收服,李楠太年輕,欠缺的,隻是經驗而已,若是稍加曆練,來日必可為一代名臣,這麼個寶,他不止想自己用,還要留給後世子孫呢,怎麼可能罷了她的官。

“哈哈…弟媳說笑了,三弟雖然年輕,但是才智過人,前途絕不止於此,他和光義一樣,都是朕最為器重的人。”

“可是…可是她…”那個時候,趙惜若真的想就這麼豁出去了,直截了當的說出所有的事情,話到嘴邊,要吐出卻是如此的難,她扶住額頭,定了定神:“沒有她,皇上依舊可以平定四海,統一天下,何必把她綁在這裏,還讓她做她不願意做的事情?”想起昨晚,趙惜若就忍不住心疼,那樣堅強的一個人,卻趴在自己懷裏,哭的是前所未有的傷心。

趙匡胤笑了:“朕並沒有強迫他,今日之事,朕也是征求了他的意見的,若是三弟不願意,朕絕不勉強。”

“今日之事?”趙惜若看著他,抬高了聲音:“何事?”

“弟媳還不知道嗎?三弟現在恐怕已經收拾好行囊,奔赴鳳翔府了。”

趙惜若不再停留,禮都沒行轉身就跑出了宮,心裏呼喚著她的楠,一定要等著她,等著她。

趙匡胤看著她的背影許久之後,終於笑了出來,這兩個小夫妻,感情還真好。王皇後不知何時走到他的身後,抱著他:“李大人和李夫人成親有一段日子了吧?”

“我遇見他們的時候就已經成親了,至少有大半年了吧。”趙匡胤不解的看著王皇後:“皇後為何如此問?”

“我觀那李夫人似乎是尚未破瓜,還是處子之身,既然已經成親這麼久了,本不該如此才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