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段(2 / 2)

“嫂嫂喜歡就成,”李玥嫣然一笑:“哀家就是幫皇上送個字,不能逗留太久,這就走了。”說罷,向門外走去,在門口的時候突然間頓住了腳步,轉過身來淡淡的看著眾人:“眾卿家平身。”

“恭送皇後娘娘!”

李玥走後,山長(院長)的任命儀式和學生的報名儀式就開始了,一國之母的號召力是無比強大的,原先隻是持觀望態度的學生此時也都報了名,趙惜若成為清溪書院的第一任山長,周娥皇為副山長,李楠弄了個名譽山長當當,大小也算個官了。

長年居住在書院的常任教習有六人,偶爾客串教習的李楠、趙惜若和京裏的一些翰林院學士,雖說李楠的官不大,但是對於書院的教育方式也提出了不少寶貴意見,比如說要善於挖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不要拘泥於書本,敢於發出疑問、敢於實踐等。

她還提出學問不止是經史子集這些東西,還有天圓地方、浩渺星空、科學技術等,隻是由於她的理論太超前了,以至於能夠聽懂的人很少。

不過通過清溪學院的開放式教育,宋朝初期倒是也出現了不少傑出的人才。比如說總喜歡神神叨叨念念有詞的包拯、看不慣包拯跟他對著幹的寇準、一不留神就從書院後麵的果樹園裏翻牆出去在清溪裏倒騰的丁謂、放浪不羈的大詞人柳永、喜歡坐在位置上寫反字的畢昇…

◥思◥兔◥網◥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

趙惜若基本每日都往書院跑,但是晚上必定回府,而娥皇後來就幹脆住在書院了,李楠的太平侯爺生活不勝愜意,平靜一直持續到趙光義即位後的第三年,秣兵厲馬的大宋軍隊這次誓要進攻契丹,收複燕雲十六州了。

李楠請戰多次趙光義不批,而這次出征也沒有她的份兒,主帥是曹彬,外加一個不懂軍事的禦駕親征的趙光義。曹彬是個老好人,不喜歡得罪人,更不敢違抗皇命,他做主帥還行,收複燕雲十六州也有點把握,但是身旁的趙光義眾多掣肘,讓他的軍事能力不能發揮,於是這次的出征結果可想而知,不止沒有收複燕雲十六州,宋軍更是損失慘重。

最慘的莫過於楊繼業一家,六子和令公皆出戰,生還的唯有第六子楊延昭,消息傳回的時候,楊府頓時被陰霾淹沒。

而趙光義本人,亦在高粱河之戰中慘敗,隻身逃脫後不知所蹤,趙德昭因為隨征,此時便有人提議讓他即位稱帝,誰料過了幾日趙光義又出現了,班師回朝後對趙德昭諸多記恨。

當然此事後來影響甚廣,先是趙德昭服毒自盡,再是趙光義捏造趙廷美的養子身份,否定他的繼承權,從齊王一貶再貶,最後客死他鄉。而盧多遜也因為過早的選了趙廷美做以後的主子被牽連,流放嶺南,趙普因為擁護趙光義傳子而再次拜相。

後來太祖的另一個兒子趙德芳也突然病逝,趙光義和李玥的長子趙元佐因為見到自己父親的殘暴不顧親情而神經錯亂,在經曆了放火焚燒宮殿之後,被趙光義貶為庶人,立了次子趙元僖為昭成太子,不過,此子並不是李玥所出,但是性情仁慈孝順、外貌器宇軒昂,很討趙光義的歡喜。

這一切結束之後,已是趙光義即位的第七年了,他在做了那麼多事情後,開始信奉老子的無為而治,收複燕雲十六州的事情不了了之,永昌陵守陵的宮娥不願意繼續守下去的也被放了出去,花蕊夫人回歸其娘家姓費氏,入住清溪書院與娥皇比鄰而居,兩人相扶相依走過了餘下的人生。

此時李楠和趙惜若剛剛走過她們人生的第三十五個年頭,政局動蕩之際人人自危,更何況李楠和盧多遜平日裏走得較近,也幸好她現在隻是個無權的侯爺,要不然也會牽扯到她的頭上;好不容易政局平靜了,她們才終於敢出來透透氣。

不管官場怎麼折騰,民間似乎都不會受影響,這不,雜耍藝人依然在大街小巷舞刀弄槍、噴火碎石,卻有一女子僅僅使用一個小小的鞀(tao)鼓就擊打出了不一樣的聲音,此女雖然身著褐衣,卻流露出一股子書卷氣;雖然麵對著眾人賣藝卻不卑不吭,猶自擊打著麵前的鞀鼓,宛如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李楠笑笑,拉著趙惜若正要離開,卻在人群中看到了趙恒,他是趙光義第三子、李玥所出,平日裏李楠沒少教育他,這次又被她逮著不務正業,偷跑出來看雜耍。她從人群擠了過去,站在趙恒麵前。

趙恒正看那女子正看得津津有味,冷不防視線被一不透明物體所阻,抬起頭這一看差點就把他嚇的撒腿就跑,無奈周圍人實在太多,隻好努力憋出來個苦笑:“舅…舅。”

李楠把他拉到一個僻靜的地方:“就你一個人?”

“舅舅,別跟母後說,下次我肯定不敢了…”

“你還知道怕啊?”

“母後因為皇兄的事,還有立太子的事,這些天心裏憋著氣,要是她知道了,肯定會往死裏打我。”

“都知道還不努力?你母後為你們哥倆個可算是操碎了心,唉,”李楠微歎了口氣:“你就收收心,都十四五的人了,還貪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