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518 章 箕子後裔(1 / 3)

第 518 章 箕子後裔

對於棒子島北方的征討還是比較順利的!因為這個地方,是箕子的後代所統治的箕子朝鮮!說到箕子,那就得說說現在的箕子朝鮮!

箕子朝鮮,根據《史記》、《尚書大傳》、《漢書》等史書的說法,是在公元前12世紀到前2世紀期間由箕子在朝鮮半島北部與當地原住民一起所創立的政權。

商代最後一個國王紂的叔父箕子在周武王伐紂後,帶著一部分的殷商遺民,帶著商代的禮儀和製度到了朝鮮半島北部,被那裏的人民推舉為國君,並得到周朝的承認,史稱“箕子朝鮮”。

箕子受封建立朝鮮箕氏王朝後,促進了朝鮮半島的文明開化。據《漢書·地理誌》記載,箕子入朝鮮後,帶去了先進的殷商文化。

他以禮義教化人民,又教給耕織技術。受殷商文明的影響,朝鮮半島社會有了迅速的進步,產生了自己最早的成文法——《樂浪朝鮮民犯禁八條》:相殺以當時償殺;相傷以穀償;相盜者男沒入為其家奴,女子為婢,欲自贖者,人五十萬。這裏“樂浪朝鮮民”,指漢武帝時期設置的樂浪郡及其治所朝鮮縣的過去箕氏王朝統治時期的百姓。

對於“犯禁八條”這一成文法,中朝學者一般認為應該是商、周之際來自中國的流民集團製定的。而成文法的製定,是一個社會具有較高文明的標誌。“犯禁八條”雖然內容記載不全,卻足以反映古朝鮮人的文明程度。

從在朝鮮平壤城南發現的箕田,也可看出殷商農業文明對於古朝鮮的影響。據朝鮮朝學者韓百謙的《箕田考》記載,箕田方正有規則,與中國商朝甲骨文中的“田”字相吻合;每田分4個區,每區有田70畝,與中國“殷人七十而助”的文獻記載相一致。箕田的出現,決不是一個偶然現象,應該說是受商朝耕作製度影響的結果。

據《史記》記載,箕子在朝鮮立國後,曾經回到周朝國都朝見周王。當經過殷商故國,看到過去華麗的宮殿,如今已成為廢墟,禾黍叢生時,箕子十分傷心,便作《麥秀之詩》詠道: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彼狡僮兮,不與我好兮!詩中所說的“狡僮”,指的就是商紂王。商朝遺民聽到這首詩後,都感傷不已,不禁痛哭流涕。這個故事說明,受封於朝鮮的箕子,與周朝之間還有一定的政治往來。

當然,在箕氏王朝時期,與中國之間的經濟聯係更加緊密。在這方麵雖然沒有留下具體文字資料,但從考古發現來看,在朝鮮半島北部各地,出土了大量中國戰國時期燕國的貨幣——明刀錢,多者一次竟達千餘枚。這充分說明了燕國與古朝鮮經濟往來的密切程度。對於這些資料,越峰是熟記於心的!

這裏還是說說,項羽他們的前鋒征討箕子朝鮮的事情!到了這一代,箕子的後代已經傳了幾十個王,到了這一個王。聽到大秦的大軍殺到!他還想著組織軍隊抵擋一下!於是在都城的外麵組織了一支上萬人的軍隊準備防禦!對於這樣的一個國家,能有上萬人的軍團就已經是強大的武力了!箕子王對此也是信心滿滿的,認為一定能夠阻擋住秦軍的進攻!

可是遇到項少運帶領的軍隊之後,雙方在原野上大戰了一場!在秦軍密密麻麻的弓箭攻擊,在秦軍騎兵的衝擊下!島上的士兵很快就崩潰!

而箕子朝鮮的大王見到秦軍的戰鬥力之後,很明智的選擇了開城投降,表示願意接受秦朝的統治!這就讓項羽鬱悶了,這些人怎麼這麼不經打啊!才開始就結束了!不過這負責指揮的,可是他的老爹項少運!項少運解決完箕子朝鮮投降的事情的,就馬上向越峰做了彙報。

同時命令項雲帶領大軍繼續向南!箕子朝鮮和中原有千絲萬縷的聯係,但是南邊的棒子島居民可就沒什麼聯係了!

在棒子島上,還有一半的土地沒有開化,他們過著野人搬的生活!雖然有的部落受到了箕子朝鮮的影響,但是卻仍然過著自己的生活,甚至還會進攻箕子朝鮮!這樣的地方,項羽自然要讓他們成為秦國的統治區域!

北方越峰的大軍繼續南下,終於在這一天進入了箕子朝鮮的王都。項少運的前鋒已經開拔,就剩下項伯還在原地等著越峰的到來!大軍依次進城,項伯帶著箕子朝鮮的國王在那等候越峰!終於在前麵的衛隊進城之後,越峰的身影出現!不過越峰並沒有進入王城的打算,而是在城外設起了高台!

項伯急忙帶著箕子王參見越峰!看著眼前的箕子朝鮮的大王,越峰溫和的說到:“大王不必多禮!你的國家算起來和我大秦同出一脈,你們的先祖箕子可是商之遺民!也是華夏的後裔!今天你能主動的歸附大秦,那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你的功德,將會被後世記住的!”

箕子王連忙說到:“將軍的威名我已經聽項將軍說過了!大秦能有將軍這樣的大將,不強大都不可能!小王隻是順應時勢而已!還請將軍善待我的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