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配音(1 / 2)

應俊文到了後,卻發現宋永春比自己更早就到了,而且已經玩上了這款遊戲,正在那裏玩得不亦樂乎呢。

這會看見應俊文也來了後,立馬拉上應俊文一起重新開了一局遊戲。應俊文和宋永春接下來一起又玩了好幾把,基本上把所有卡牌都用上了一遍,這才算是罷手休戰。

前世的應俊文《三國殺》隻玩過幾把,反而後來騰訊的模仿之作《英雄殺》還玩過幾個星期。但總體來說,玩得並不多,所以對於這個類型的遊戲也算不上是特別了解。

這一通玩下來,給應俊文的整體感覺還不錯,和重生之前的模糊記憶感覺上差不了多少。但應俊文也發現了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遊戲的沉浸感還遠遠不夠。

可能由於年代的原因,現在的開發的《英雄殺》竟然沒有什麼配音台詞。除了幾首淡淡的背景音樂外,隻有出牌時有幾句機械的“殺”、“閃”、“萬箭齊發”等十分機械的報牌聲。

應俊文選擇一個趙雲,這個趙雲一局遊戲下來,完全沒有一句特有台詞是什麼鬼?

所以應俊文立馬提出來,在接下來要給每位設計的英雄都配上專有的台詞。而且設計的台詞還要符合這位武將的曆史生平。不但在出場時和死亡時要有台詞,每個英雄的特殊技能觸發也要配上專有的台詞。

另外比如遇上真實曆史上有關係的英雄,也要有聯動的台詞。比如劉關張,兩人或者三人出現在同一局遊戲中,都要設計和配上不同的專有台詞。

而且每個英雄出牌也要有各自的不同音調來報牌,而不能隻用一種統一單調機械報牌聲。

隻有這樣,才能讓玩家更好的帶入遊戲中所選的英雄中去,大大提高可玩性和遊戲的沉浸感。

現在的《英雄殺》一共開發了45位武將,少說也要找十幾二十人來進行配音才行。對於這樣龐大的配音工作量,沒有一兩個月是指定沒法完成的了。看來《英雄殺》的封測麵市隻能推遲了。

自研的遊戲項目往往就是這樣,因為不像代理的遊戲產品,在國外已經成熟運營過,所謂的封測內測基本就是走個過場,磨合一下運營團隊。

自研遊戲在測試中基本都會發現一堆需要改進的問題,進行優化改造後,再繼續下一輪的測試,如此反複好幾輪,才能正式進行公測。

而一些精益求精的遊戲,光是內測改進就可能花上半年,甚至是一年的時間。而有些內測表現十分不理想的遊戲,還有可能無限期推後,或者直接回爐重造。

《英雄殺》的主要問題還是在配音上,就其他各方麵來說,應俊文還是比較滿意的。由於應俊文之前的刻意強調,這次的美術風格也非常的統一,走的是前世《三國誌》的那種寫實風。

這樣也方便於以後可以設計不同的英雄風格,拿來賣皮膚賺錢,而不用一直急著不斷的去開發新英雄來創造營收。

現在《英雄殺》在網遊上因為配音問題要耽擱一兩月。但《英雄殺》可不光隻是線上的網遊項目,線下的卡牌實體項目卻可以先預熱起來了。

前世的《三國殺》也是先出的線下實體卡牌,有些代替於四國軍旗、撲克牌在大學生宿舍裏的地位。慢慢的在線下流行起來,有了一定的基礎之後,才被投資商看重,最終實現了更賺錢的網遊商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