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家這邊最終選擇放手一搏,真的如應俊文所料的這樣,要對周潔瑛這樣一個無辜的女孩下手了。但童家所不知道的是,這一切其實就完全是一個等童家入局的圈套……
原來在應俊文派周海風去暗中保護周潔瑛之後,事情並沒有像應俊文預料的那樣。在周潔瑛轉危為安離開重症監護室後,童家就立刻按捺不住對周潔瑛下手了。周海風一直在暗中等了半個多月都沒有等到童家的動靜。
於是,周海風就開始思考起自己接下來要怎麼做才好了,是繼續這樣被動的等待,還是選擇主動出擊?
這個問題其實不用多想,曆來都是隻有千日做賊,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自己這邊也不可能就這樣一直被動的無限期等待下去,而且周海風也是一個人,不可能做到日防夜防。
一個人長時間的被動等待,總難免會有疏忽的時候。而要是正在自己疏忽的時候,童家卻動手了,而且萬一還成功了,那不是就功虧一簣了嗎?
所以,在經過多日的觀察後,周海風選擇主動找上了周副市長密談。因為在這些天的暗中保護和觀察中,周海風看到了周副市長做為一個父親對自己女兒的愛,也看到了周副市長的部分能力和手腕。
一個能在悲傷的陪伴女兒的同時,還能把自己在政府的事務,全部處理的井井有條的副市長。有這樣能力的人,絕對不會一點都沒有察覺到童家背後使的那些手段。
周海風相信,現在的周副市長很有可能隻有沒有證據,引而不發罷了。而且周海風也相信,憑借自己的履曆,應該能夠說服周副市長相信自己的。
畢竟一味的等待也不是什麼好方法,主動出擊才是王道。關鍵按自己的計劃做了,成功了那就賺到了,失敗了也不會有什麼額外的損失。
所以周海風挑了一個周副市長單獨看望陪伴女兒的時候,主動現身和周副市長深談了一番。
周副市長對於突然出現的陌生人,一開始自然是有些訝異的。但當周海風自曝身份之後,卻有些好奇這個車禍的罪魁禍首之一,找上自己有什麼事了。
周海風先是說了自己以前的履曆,畢竟部隊的人,而且還是資深從軍多年的人,還是比較容易讓人信任和放心的。接著,周海風又把車禍當天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詳細說了一遍。
最後周海風又強調了一點,也是童家在這起事件中一個很大的漏洞。車禍的當天他自己和應俊文才剛見麵,而且這也是自己第一次給應俊文開車。
作為任何一個正常人,在第一次給老板開車,也就是差不多相當於麵試的時候。哪個不是一路上都開得小心翼翼,深怕路上出一點差錯,搞砸了飯碗?又怎麼可能在這時候選擇闖紅燈,更別說自己這樣的軍人了,這完全就是一個毫無邏輯的說法。
而童家的人卻沒有查到周海風的這個情況,想當然的以為自己早就是應俊文的保鏢了。最終的結果自然也導致了,童家推卸責任說自己這邊闖紅燈的說法,留下了一個足以致命的邏輯漏洞。真可謂是“失之毫厘,謬以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