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在眾人的陪同下過來,平安要躲,卻被喊住。

“前麵的人是誰?”

平安隻能把東西放一旁,拉著兩個婆子跪地回道:“小的是蘅蕪院的平安,是給二姑娘送禮的。”

一月初地上最冰,平安等的腳都麻了,那一群人才走近。為首的是個年輕的公子,一身絳紫色華服,頭上肅著白玉冠。

兩旁陪侍的皆穿著鶴袍,一臉嚴肅。其中一個戴著儒帽的中年男子問道:“蘅蕪院現在住的是誰?”旁人回道:“回二老爺的話,是薛姨媽家的寶姑娘。”

二老爺,就是賈政了?那中間這個年輕的男人應該就是她們口中的東安郡王了。

“既然是給二姑娘送禮的,那你們就去吧。”賈政摸著胡須揮手道,平安正要起身,卻聽得那年輕男子道:“你手上的是什麼?”

她又得重新跪回地上道:“回郡王爺的話,小的手上拿的是一套王維的詩集還有宣紙。這是寶釵特意讓她拿的,其他人要幫著拿,寶釵皆不讓。平安知道寶釵是怕黛玉多心。

“那其他人手上拿的是什麼?”東平郡王又問。

“回郡王爺的話,小的手上拿的是繡花工具,香囊,和一些吃食。”平安兩旁的婆子低聲回著。

東安郡王對這些東西起了興趣,又問了許多,平安皆一一交代,最後又讓平安抬頭,可就在見到平安的瞬間,東安郡王愣神了。賈政連叫了好幾次才回神,好一會兒東平郡王臉色才恢複過來,這才叫平安起身。

“你幾歲了?”東安郡王問。“小的十五。”平安回。“十五?不是十六歲?”東安郡王再次確認。

“回郡王爺的話,小的今年十五歲,賣身契上寫的。”平安回。

東安郡王恍若未聞,盯著她看,好久才吐出:“你退下吧。”平安低頭行禮,剛起身,趔趄數步。

“小的告退。”平安斂目低頭,退到一旁讓幾人先過。東平郡王走過平安身邊有意看了一眼,恍惚間平安似乎聽到一聲長歎:怎麼會這麼像?平安低頭,這話怎麼這麼熟。

“姑娘,走吧。”人已經走遠,平安佇望著直到兩旁婆子提醒她才回神。

去完迎春的紫菱洲,把花式樣本送了,平安幾人轉戰秋爽齋。探春剛接了管事,屋裏正忙,一撥管事的剛走又來了幾個外院的,探春處理了一件又一件,快到晌午了才有空。

探春問了寶釵的安,又問她怎麼不過來?平安就把東安郡王的事兒說了一遍給探春聽,隻把剛才路上的事掐去了。

探春先是驚歎又笑道:“原來是這個王爺,他和我家原是世代交好,榮禧堂上的對聯還是他留的。嬤嬤是什麼來著?”

探春的奶娘站起笑回:“座上珠璣昭日月,堂前黼黻煥煙霞。”

“對了,就是這個。好像還注明了王爺的名諱。”探春不說隻拿筆在平安跟前寫了穆蒔兩字又迅速塗掉。

平安對穆蒔這個名字沒什麼影響,隻是記得在黛玉初進榮國府擺放賈政時有寫到這幅對聯,今兒聽探春這麼一說這才想起。

“平安,你不知道,這個王爺不但年輕,性子也好,還是長情之人。純孝公主去了好幾年了,王爺至今未娶,這樣子算算也有二十多了吧。”

“姑娘,王爺今年正好二十。”侍書不知從哪裏冒出,捧著一疊宣紙進來。

“你又知道。”探春嬌斥,侍書放好宣紙,回道:“可不是,上會不知是誰抽到花簽說能成為王妃,我要不留意可不行。”探春頓時紅了臉,平安微笑,知道她說的是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