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處看了好半天的月亮後,趙信之忽然想起一人或許能夠陪伴自己,於是帶著心腹首領墨青就來到了昭惠的孝靈殿。

本以為那家夥會無所事事的呆在殿中休息,可一去才發現孝靈殿燈火通明,滿臉笑意的昭惠竟讓明清搬出坐榻,興致勃勃的半躺在那吃著水果賞著月光。

“你到悠閑,本王有準你出殿半步?”趙信之看到昭惠雖不曾真生了他的氣,但嚇一嚇總是有趣得緊。

“今日是中秋,你瞧天上的月亮多美。”昭惠看著緩緩而來的趙信之與麵無表情的墨青到也不急,隻是悠悠然地談著月亮。

“中秋也好月亮也好,本王可曾讓你出來?”趙信之隨口說道,隨即坐上昭惠半靠著的坐榻邊。

“你是不曾讓我出來,可我都出來了,難道又把我趕進殿內?”昭惠小聲嘟囔。昭惠不認為趙信之真的會做出這等煞風景的事,看他那一副戲謔的表情,就知道他隻是故意讓自己不痛快而已。“你既然都來了,不如與我一同賞月。”昭惠提了個好意見。

趙信之到也沒反對,隻是笑著看了一眼正吃著葡萄的昭惠,不得不承認,某些時候昭惠還是很招人喜愛的,要不然自己也不會放著後宮眾王妃不管而經常臨幸昭惠。

這想法還好昭惠自己不知道,要不然他肯定大哭三聲,為自己這招人愛的樣子默哀一刻。

“你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嗎?”看著情緒並不高漲的趙信之,昭惠突然想到了一個有關中秋的故事。

“嫦娥?她是誰?”趙信之顯然沒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相傳遠古時候,有一年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直烤得大地冒煙,海水幹涸,一個名叫後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餘的太陽。後羿立下汗馬功勞,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不少誌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奸詐刁鑽、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後羿有一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平日後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一天,後羿巧遇王母娘娘,王母賜於其一包不死藥,服下此藥一半,能長生不老,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後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成仙,隻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台的百寶匣裏,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八月十五這一日,後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 輕而易舉的騙過了後羿。待後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麵、衝出窗口,向天上飛去,在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後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悲痛欲絕的後羿,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於是每一年的八月十五中秋節,後羿都會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裏,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和月餅,遙祭在月宮裏眷戀著自己的妻子嫦娥。”昭惠將故事緩緩道出。在他心中這個故事應該是眾所周知才是,但實際上好像卻又並未流傳於現世般,趙信之將這個淒美的愛情故事聽得十分投入。

“怎麼樣,這個故事好聽吧。”昭惠本無心打斷趙信之的遐想,但總見他一個人這麼沉思也不是個滋味。

“你腦中專門裝著這等稀奇的玩意。”趙信之也回過神,一把抱住昭惠的腰,笑著說道:“或許沒有心術不正的蓬蒙,嫦娥說不定也會獨自服下不死藥,棄後羿而去,獨自升仙。所有的女人都是自私的,為了滿足自己心中那點可笑的欲望,總是做出一些荒唐可笑的事。最後痛苦的隻有深愛她們的傻瓜。”

看到這麼有感觸的趙信之,昭惠隻有笑笑。看來這個男人在感情上也受過不小的創傷,如若不然,他又怎能有如此觀念呢。當然,昭惠不可能對趙信之追根究底,是傻瓜也好,是聖人也罷,趙信之曾經的女人關他何事。

“本王也和你說一個故事吧。”趙信之突然也來了興致,想到一個關於中秋的故事,想要說與昭惠聽。他的故事,到與情愛無關。

“同樣是一個皎月如練的中秋節日,一群衣衫襤褸的戰俘拿著一天僅得一個的黑饅頭看著月光,想著遠在千裏之外的家人親友。已經出征幾年,這些士兵都沒有回過家園,有些人就這麼死在了戰場,屍骨露於野,無人收屍,有些人受了重傷,拖著殘缺了的身體掙紮在死亡邊緣,更多的人在戰火之中逐漸變得麻木,現實讓他們無法思考。可是那個中秋節日,看著月亮卻不由自主的想起爹娘妻子,很多人流下了悲哀的眼淚,他們也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活著回到自己的國家。正當整個戰俘營都被一種名曰思鄉的情緒彌漫時,敵國的一名將領卻帶著許多士卒出現在戰俘們的麵前,那名將領的臉上掛滿了莫明的笑容,讓人心中不寒而栗,卻又說不上危險在哪。一時間戰俘營鴉雀無聲,將領清清嗓子,大聲地向戰俘們喊道,他說,自己國家的君主大發慈悲,在中秋之際將一些餡餅肉食之類的食物賜於戰俘飽腹,戰爭已經結束,在吃完之後還會將戰俘全部釋放,讓這些可憐人能早日回到家鄉。想家想得發狂的戰俘們聽到這個消息更是欣喜若狂,邊喊著王上仁義,邊大口的吃著那些雖然不美味但份量十分充足的食物,饑餓的腹部很快就被填滿,但思家思國的心更是空虛的可怕。多年未回的家,不知父母可好,不知走時才剛出生的孩兒是否已會喊爹娘,近鄉情怯,快樂而苦澀。可事情並不如戰俘們所想的那般美好,不到一個時辰,吃飽了的戰俘們一個個肚腹疼痛,隨即上吐下瀉,一個個臉色慘白,雙目赤紅,七竅流血。最後這近千人的戰俘們都死了,死在敵國國君一道毒殺的命令下。中秋夜,人團圓。戰俘們曾懷著多麼強烈的願望,可最終得到的竟是月光下閻羅的催命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