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北簡單粗暴地這麼下了結論,拿電話聯係助理:“我要,買套房。在,B大附近,兩百平,差不多,別太大。”
不買太大,就不會被年年說又亂花錢了。
遊北從內心深處感受到了自己的機智。
助理記下這件事,又把錢總和崔總在會議室等待的事情告訴了遊北。
遊北皺眉:“不是說了,不合作。”
他已經和那個錢總吃過飯了,憑直覺就對錢總的感觀不太好,覺得他不是個有能力撐起那麼大的設想的人,遲早崩盤,和文總下場差不多。
具體看過錢總帶來的項目策劃案後,遊北和秋芒討論過,秋芒給出的專業意見是:僅從技術方麵考慮,這份策劃案目前屬於他們無法完成的。
倒不是秋芒的團隊技術差,而是因為,這份策劃案根本就是步子邁得太大扯著蛋的典型。超前是挺超前的,不能說觀點是錯的,隻是罔顧現有技術水平和社會現實,提出了很多強人所難的要求。
所以秋芒的評估意見是:最好別浪費時間。
不告自來的人很難受到歡迎,遊北不太高興,但還是整了整衣服,起身去了會議室,給錢總留麵子。
遊北走進會議室,怔了一秒鍾,很快就把目光從崔烈的身上移開,和錢總打招呼。
錢總笑著給他倆介紹:“遊總,這位是崔烈,項目是他提出來的,你有什麼地方沒看明白,他當場給你解釋。”又對崔烈說,“崔烈,這是遊總,可是年少有為,rain團隊就在他手下。”
事實上,出名的不是遊北,而是rain帶領的團隊,裏麵都是些近年冒頭的大佬,這兩年組成團隊後聯手做了不少出色的項目,和政府、各行各業都有合作,因此錢總才心心念念的與rain團隊合作,因為除了他們的技術,他更看中他們的人脈關係網。
但是做技術的rain等人從不在人前露麵,也不愛和外人聯係,想要找他們,隻能找他們的老板。他們的老板,就是眼前這位年僅二十二歲的遊北。
崔烈從剛才聽到疑似遊北的聲音,就一直坐在會議室裏麵上網查遊北。因為遊北的名字也不算特殊,所以查起來有很多同名同姓的,崔烈又向來自負,以往沒有太在意調查過,如今一看,頓時日了。
——別告訴他,飛鳥科技的老板遊北就是他認識的那個遊北吧?
一個飛鳥科技就算了,可飛鳥科技背後是很多大型企業集團。
這個年代的一些公司還沒來得及培養自己的專業網絡技術團隊,卻又在公司內部已經開始接觸更進一步的網絡構建與係統開發、升級,無可避免的需要可靠的技術公司,而rain團隊就是這樣的技術團隊中的佼佼者,飛鳥科技管理規範,活兒好,還快,和不少大公司建立了長久並深入的合作關係,甚至連那個周字頭的全國大型貴飾集團都有深入合作。
這樣的眼光與能力,甚至是人脈,怎麼可能是遊北那麼一個混混能有的?
這也是崔烈一直沒把兩者聯係到一起的原因。
難道說……其實這都是陳其年在背後操控的?若說陳其年有這種眼光和能力,崔烈倒是相信的。
所以,遊北隻是一個傀儡?
崔烈這麼一想,倒是想通了。
他沒再多想,而是朝遊北伸手,微笑著說:“你好。”
這就是為了生意而暫且拋棄以往恩怨的信號了,無奈遊北不接收這信號,看都懶得看他一眼,更沒打算伸出貴手與他握一握。
遊北和錢總握完手,就把手插褲兜裏了,淡淡地說:“我不和,您身邊,這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