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停在門外,方抬起頭來。隻見同貴引著張管事來了。同喜便要豎屏帳。那張管事自幼在薛家當鋪內攬總,家內也有二三千金的過活,如今年已過六十,薛姨媽忙歎道:“已到這等地步,又是這把年紀,還鬧什麼虛禮?他也是自小兒在薛家長大的,算是自家的親戚,快請了進來罷。”
同喜聽了,忙去掀了簾子,引了張管事進來。薛姨媽見了,趕緊起身問道:“可有什麼消息了?”那張管事搖頭道:“大爺被關在牢裏,一點消息全無。我早說此事不妥,若要丫鬟,南安郡王府裏便是極好了,還用得上咱們家的?太太做事未免太唐突了。倒牽連了大爺。”薛姨媽因抹淚道:“我如何不知道這其中的緣由,不過是病急亂投醫罷了,誰知南安郡王府裏如此的不留情麵,倒帶累了蟠兒。”
原來,薛姨媽見金桂久久不歸,南安郡王府又逼得緊。原想找寶琴充數,寶琴早被薛蝌帶了回金陵祭祖,哪能一時找的來的?薛姨媽無法,見到鶯兒生的不俗,又是寶釵從小帶大的,一時頭暈,竟將鶯兒認作薛家的表小姐,送了過去。隻盼著蒙混過關。
南安郡王府豈是好像與的?老太妃一眼便看出鶯兒的虛實,又幾句話套出寶釵的下落。轉手便扣下了鶯兒,又找人設了套,拿下了薛蟠,關進大牢。派人帶話給薛家道:“送來的丫頭雖不如王府的,也還出挑,待留下慢慢調、教,日後給姑娘做個陪嫁也使得。寶姑娘的事,太妃已知道了。隻是送出去的聘禮,沒得再收回的理。隻盼著薛家快些送來一位‘名門閨秀’,兩家湊成一家,王府也得在薛蟠的事上出力。”
薛姨媽初聞得此時哭的天昏地暗,求的張管事打聽薛蟠的下落,又深恨金桂,吩咐府中上下“一絲信兒不得透露與她,免得先得了信跑了。禍是她惹下的,出了事,兩家一塊死。”
此時薛姨媽聽得張管事的話,又想起自家的獨子自幼要月亮不給星星,哪受得了如此的苦楚,心痛難忍,不由的落下淚來。那張管事也陪著歎了一回氣,勸道:“到了此時,胳膊擰不過大腿,太太還是依著南安太妃的意思,找個好姑娘送過去了事。”說著也是直搖頭。他也知道,薛家孤兒寡母,身份又低,姑娘有生的出彩。南安太妃才看上她家,如今隻是薛家,上哪兒去找既和南安太妃心意,又能叫薛家拿捏的人家?
薛姨媽聽了,反抹了抹眼淚,道:“倒也不是沒法子,我去賈府一趟。”張管事聽著意思倒像是求一個賈府的女兒代嫁,心道薛姨媽實在是傷心的糊塗了。公侯府的女孩兒如何尊貴?要是南安太妃去說,倒還有一線希望,隻是薛姨媽自己,便是與賈府有親,人家還能舍了親生的女孩兒給你填虧空?又見薛姨媽心意已決,搖搖頭退了出去。
正文 第八十二章
更新時間:2011-4-16 18:18:46 本章字數:5086
( ) 眼看著到了七月,天氣暑熱,黛玉一早來請安,賈母忙道:“這麼熱的天兒難為你還過來,中了暑氣怎麼了得?”一麵叫玻璃端了香薷飲解暑湯來。 。看著黛玉喝了。
黛玉被賈母看得不好意思,微微垂下了頭。賈母笑道:“我的玉兒也長大了,這些日子,我看著你大嫂子光顧著照顧蘭兒,探丫頭又預備著選秀,都是忙得很,顧不得管家。玉兒幫著管家,可好?”黛玉明知道賈母的意思,耳尖都染上了粉色。輕聲道:“外祖母,玉兒想回蘇州一趟。”
賈母聽聞,坐直了身子,忙問道:“怎麼突然想回揚州?莫不是底下的人慢待你了?”黛玉忙道:“並不是,隻是昨日突然夢見父母,想到自雙親去後,玉兒竟沒給他們親上過一次墳,實是不孝。如今玉兒已經及笄,便想回去一趟,好好修繕一回墓地,也是盡到做女兒的孝心。”
賈母聞言歎道:“好孩子,難為你有這份心,隻你一個女孩子,這路途迢迢的,怎麼回去?你有沒有個伯叔兄弟幫襯!你璉二哥哥在還好,可惜又去什麼平安州了。這事等他回來再商議,可好?”才說著,隻聽外麵珍珠笑道:“二爺也來了?”便見寶玉笑吟吟地進來。向賈母、黛玉見了禮,道:“老祖宗和妹妹又在商議什麼呢?”賈母便說了黛玉要回蘇州一事。
寶玉笑道:“老祖宗,讀萬卷書、行萬裏路,我如今書讀的盡夠了,隻是從小兒自大竟沒出過京裏。見識竟不如妹妹。老祖宗若不放心妹妹,便讓我跟著去好了。”黛玉見寶玉說謊不帶打草稿的,偷偷白了他一眼,抿著嘴道:“不敢當。”寶、黛兩個,一向是賈母的心頭肉,捧在手上怕嚇著,含在嘴裏怕化了,那肯叫他兩個單獨出門?忙道:“這卻不行,寶玉自己還照顧不好呢,那還能照顧得了你妹妹?還是等鏈兒回來再說罷。”又對著兩人一陣哄勸。
才說著話,又見王夫人來了,寶、黛兩個忙起身行禮。又見王夫人神色匆匆的,好像有事要與賈母商議,很識趣地告退了。
外頭大太陽高懸著,兩人並肩走在回廊裏,倒也不熱。黛玉笑道:“舅媽不知道又有什麼事情,這般匆匆的?”寶玉冷笑道:“但凡叫她著急的,必沒有好事,隻是不扯到咱們兩個身上,我也懶得理。”黛玉知道寶玉帶著之前的記憶,待親人的感情也甚為淡薄。王夫人又幾次不安寧,寶玉便離得她更加遠了。況且黛玉也有私心在裏麵,想著母親從前對自己說:“一家子裏但凡有個好婆婆,必然沒有好媳婦;若是有了好媳婦,又差了好婆婆。婆婆和媳婦是天生的冤家對頭。但看夫君的心在哪頭罷。”王夫人又向來待自己橫挑鼻子豎挑眼,自是沒有心情做和事老,隻大理上叫她挑不出錯便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