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點上,丁乙也沒有阻止她,雖然穿梭機能搭乘“雷霆號”上所有乘員,但它上麵畢竟還裝著不少異族戰利品,轉乘到異族星艦上奪取對方的飛行器,可以分散人員與資料,多幾架飛行器也能增加一些人員的存活機率,更何況他也想讓文靜上一次異族的飛船,畢竟他自己不夠專業,對於異族船上那些技術設備認知不夠,分辨不太出來哪些東西更有價值,這當然就需要更專業的技術人員來確認了。

撤離行動很順利,程亮駕駛穿梭機離開攔截線,並沒有引起異族人重視,它們也許是認為人類武裝穿梭機彈藥已經耗盡了吧,反正在程亮離開後,更多的飛行器裝載著它們的士兵往“雷霆號”飛去。

“雷霆號”船員們的動作很快,程亮駕駛著的穿梭機剛飛進機庫並打開機艙門,他們就快速有序的登上穿梭機,三十二個人數量不多,一分鍾不到就全部登機。都沒停到著陸甲板的程亮便再次轉運機身,帶著所有人——還有丁乙他們那個石頭人俘虜一起——離開了自己的星艦,隻留下那些戰鬥機器人繼續抵擋異族士兵進攻並拖住它們。

離開“雷霆號”後的穿梭機,沒有直接飛向那艘異族星艦,而是繞了一個大圈,從異族星艦的另一側的船體破損處登陸對方,這個決定讓他們成功避開了異族運輸船的航線,並且因為異族星艦同樣也受創不輕,外部探測設備也是大量損壞,使得它們沒能第一時間發現人類居然反而登上了它們的飛船。

隻不過因為撤離的比較緊急,他們沒有帶上戰鬥機器人,接下來如果遭遇戰鬥,就隻能靠船員們自己來戰鬥了,這對於絕大多數船員來說,都是很難適應的事。

不是所有人都是戰士出身,“雷霆號”雖然前身是一艘軍艦,改造後也具備極高戰鬥力,但主要用途,還是科研,不管是用來測試那些新研究出來的新設備,還是為前往某個不安全區域的研究團隊提供保護,“雷霆號”都是一艘民用武裝科研船,並不完全是戰鬥星艦,也因此,船員人數少的同時,大部分都不是戰士,很多人甚至從來都沒有接受過戰鬥訓練。

所以船上以馬克西姆·諾裏斯為主的安全部門,還有那些戰鬥機器人,一直以來承擔了大部分的戰鬥工作,從星艦間的交戰,到艦內戰,地麵戰,基本上都是由他們負責的,但這次,安全部門先是在登陸第一艘異族星艦時因為對方自毀,迫降了一隊戰鬥人員,三名隊員因不服從副艦長丁乙的命令最終死在了異族地麵部隊的進攻中——也就是因為他們沒有服從丁乙的命令,因此他們的死船員們並沒有怪到丁乙頭上,那是那三人咎由自取。

本來船員人數就少,又沒有戰鬥機器人協助,甚至船員中大部分人不擅長直接戰鬥,文靜也就沒指望能反過來奪取異族星艦,她隻是想看一眼異族星艦內部,以及它們先進設備的構造後,就搶走一些異族飛行器離開而已——當然如果期間能再順手弄走一些異族先進設備的話,那就更好了。

船員們缺乏戰鬥人員,武器也不夠充足,除了戰鬥人員,其他人手上就隻有一支充門麵的自衛手槍,跑到異族星艦上去,還沒有人反對,已經是文靜的個人威望極高的體現了,接下來的工作,便是馬克西姆·諾裏斯帶著安全部門的幾名船員,護衛別的船員前往異族星艦機庫搜尋可用的飛行器。

丁乙和更換了一套動力服的石磊則掩護著文靜,前往異族星艦引擎區,去調查異族星艦的核心設備,其他人不會等他們,所以在調查完成或中止後,他們就需要自行尋找飛行器離開。

因為丁乙上過一次異族星艦,而且這些異族星艦的結構都一樣,所以他們前往目標區域時沒有耽誤什麼時間,加上異族星艦此時大部分成員或死於之前的星艦交戰,或者已經離開前往“雷霆號”,一路上他們也沒遇到幾個異族士兵,偶爾出現幾個,也馬上被石磊和丁乙幹掉,沒驚動船上太多人,也沒浪費他們多少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