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

快舟號可以直接跳躍到彙合點去,而兩艘海軍巡航艦卻隻能以常規航行的方式,慢吞吞飛過幾道星門,才能到達,就時間上來說,他們確實可以在完成救援工作後,再飛去彙合點,並不會真正影響到任務。

外交談判團的盧內斯代表所提到的問題,其實也並不嚴重,快舟號完全可以在救援的同時,通知海軍派人過來接手,被他們救下的飛船,也完全可以交給海軍方麵暫時看管,等到任務結束後再予以放行,也不會出現什麼泄密的問題。

畢竟太空救援這種事,講就的就是救援時間,如果發出求救信號的飛船,出現的問題是飛船外殼因為各種原因導致大麵積破損,導致空氣泄漏嚴重,這種情況如果救援不及時,那就隻能給船員們收屍了,而任何一名太空工作者,都不希望出現這種類似情況時,被收屍的會是自己。

這自然也是科本艦長堅持救援的原因之一。當然外交代表團的盧內斯代表也提出萬一那是海盜的陷阱這種新反對意見,不過這一條反對效果更差,快舟號再怎麼削減了火力,底子也是一艘戰術巡航艦,光是那些導彈陣列就能對付大部分次級巡航艦,那些以貨船改裝而來的海盜船根本不可能對付得了它。

“準備一架大型穿梭機,搭載一隊陸戰隊員前去調查。”就在丁乙他們還在了解情況的時候,科本艦長和盧內斯代表也終於決定下來,快舟號不親自前去救援,而是派一架裝載有救援設施的大型穿梭機過去救援。

這當然也是先期調查,如果穿梭機到達後發現自己要救援的對象不是一架穿梭機能提供幫助的大型飛船,那麼快舟號再飛過去救援也不遲——至少穿梭機上搭載的救援設施能阻止通常情況下多種事故擴大化,能夠讓事故飛船堅持到快舟號趕到。

“還要通知一下海軍,他們過來,我們好將遇難人員移交給他們,這樣才不會耽誤我們的行程。”盧內斯代表補充道,雖然他最終隻得同意艦長救援遇難船隻,但並不代表他就隻能順著艦長行事。

“這是當然,救援遇難船隻是義務,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就必須負責到底,移交海軍本就是通常作法。”艦長回應了一句,然後繼續下令,“再派四架攻擊機掩護救援穿梭機,如果是海盜的陷阱,就幹掉他們,如果不是,攻擊機就替穿梭機檢查遇難船隻受損狀況。”

“遇難信號發源點,是距離本艦三百六十萬公裏的小行星帶內,”聽到艦長的命令,那名向丁乙、鍾誠介紹情況的船員便對他們介紹道,“那是一個小行星比較密集的星帶,小行星之間最短間隔隻有十多公裏,最遠間隔也不會超過一百公裏,形成原因目前還不清楚,反正和聯邦早期勘探這裏時的數據不同,因此那裏被海盜利用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

“海軍收縮防禦,導致不少地方的巡邏艦隊減少,尤其像是這種沒有殖民點的星係,就更是如此,導致各種事故和海盜襲擊案件數量增加。”聽到船員這麼一說,鍾誠便向丁乙解釋了一下情況,“盧內斯代表的擔心也不是沒有道理,所以艦長才同意他的看法,在派出救援的同時,還派出護衛機跟隨。不過跟著三百六十萬公裏的距離,穿梭機現在飛過去再快也要半個小時的時間,這就等於我們要在這裏耽擱半小時以上的時間,這還沒有算上海軍接管人員到來,以及我們將遇難者交與他們的時間。這種情況下,我反倒希望遇難信號隻是海盜的陷阱了。”

“或許真是海盜的陷阱吧。”丁乙說道,“既然海軍在收縮防禦,各地的巡邏行動也在減少,那麼單獨一艘或少數民船獨自活動的可能性不就應該同樣減少了嗎?大家應該會采用包團出航,或者跟著海軍巡邏艦隊一起行動,更有可能雇傭那些有實力的安保公司出行吧?”

“這可不好說,”鍾誠回答道,“不是所有人都有錢有時間去雇傭護衛,或者等等多艘飛船一起行動的,為了生計,還是會有人冒險單獨出航。畢竟現在風險才開始增加,總會有人像賭一把運氣的,等到再過幾年,出事的飛船數量增加後,恐怕大家才會收起這種賭博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