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動無人母艦?”這話讓丁乙想起了戰鬥火花,像它那樣的戰略級人工智能,當年的國際艦隊製造了不隻有一個,隻不過對方的去向戰鬥火花並不完全清楚,它自己一度認為隻有它一台智能終端保存了下來,但是現在看來,恐怕它的同期“兄弟”還有和它一樣存活到現在的。

“就像我剛才所說,在發現那艘巨艦時,”殊瑪先是將安熙抱在懷,慈祥的撫摸著小丫頭的頭發,然後對丁乙講述起教國發現古代飛船後到現在經曆的整個過程,“那艘飛船正混在一大堆星艦殘骸之中,殘骸並不隻有人類的,也有一些異族的,和聯邦前段時間所提供的至高神國飛船高度相似,但那時候我們並不知道那些星艦殘骸都屬於哪一方勢力的,隻能根據殘骸表麵殘存的一些文字信息來推斷這些星艦的身份,人類自己的飛船自然很容易辨別,異族的星艦對教國來說,則是一堆謎題。

由於完全沒有關於這方麵的任何信息,就算是預言者也很難感知到有用的東西。所以那個時候,教國對古戰場的研究還是著重於那些人類飛船的殘骸,相比異族的飛船殘骸,同宗同族的人類飛船殘骸更容易逆向研究一些。隻不過教國的科研能力著實太過羸弱,對古代人類飛船殘骸的研究進度極為緩慢,所以教國負責古戰場研究的人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對戰場中唯一一艘外表完整的飛船身上。畢竟那艘船殼上寫著‘複仇者號’船名的古代飛船,實在是太大了。”

說到這裏,殊瑪格外感歎起來,似乎在這件事上,她有著很深的感觸。

“在聯邦與帝國都製造出攻擊母艦這種巨大戰艦的時代,哪怕是奇亞聯盟那些商人也在開建攻擊母艦了,但啟示教國卻因為技術力的不足,剛剛才完成無畏艦的普及,這不隻是設計能力上的不足,更是工程以及材料學上的落後,雖然啟示教國披著宗教國家的身份存在,但實際上教國隻是由當初邊境貧窮農夫與礦工所組成的國家,預言者地位崇高,也隻是因為當初叛亂時,實力最為弱小的亞維利星區叛軍就是依靠預言者的能力,才在那種弱小的狀態下取得成功,才被人們推上了領袖的位置上。

就算是現在,如果不是預言者的存在,能讓教國海軍總能先敵一步,隻怕啟示教國會比奇亞聯盟那些渾身銅臭味的商人還先被聯邦消滅,教國在各方麵上,先天就處於不足的地步。所以在看到複仇者號那遠超聯邦與帝國任何一型攻擊母艦的體型時,教國的研究人員自然就會被其吸引,那可是一艘長度達到八十公裏的巨艦,古代人類在巨型設施建造工程學上遠超過這個時代的人類。”

“長度達到八十公裏?”聽到這個,丁乙和鍾誠都瞪大了眼睛,他們也不是沒有見過太陽係聯邦首都新地球遠地軌道上那三十六座既是太空城市,也是太空要塞的巨型空間站,那三十六座空間站個個都有著六十公裏的直徑以及三十公裏的高度,證明了這個時代的人類也具備製造巨型太空構物的技術能力,但這些巨型空間站和一艘太空戰艦還是有區別的。

緩慢到可有可無的移動能力,雖然高昂卻也沒超出預算的維護需求,還有基於平民日常生活為主的簡易又緊湊的結構設計,使得製造這樣一座巨型空間站所需要的技術難度,事實上遠不如一艘比空間更大一些的星際戰艦,畢竟就算是這種巨大體型的戰艦,在戰鬥中也會需要進行一些對艦體結構有著巨大考驗的緊急戰術動作,空間站是不需要這些的。

“是的,八十公裏的巨型戰艦,我是不知道古代人類艦隊原本的規模是什麼模樣,也不知道古代人類是不是熱衷於製造巨型飛船,總之,這種巨型飛船一旦我們能從上麵逆向研究出一些我們沒有的東西,對於教國來說,技術水平自然會有一個突飛猛進的發展。教國的研究人員便是抱著這種想法,在調查過其他飛船殘骸後,就將目標放到了複仇者號身上。但是……”

正講述著那段往事的殊瑪停了下來,麵色顯得有些難過,像是想起了什麼悲傷的事一樣,但很快,她便恢複如舊,繼續輕輕撫摸著安熙順滑的長發,就像是在撫摸一隻小貓咪一樣,繼續講了下去,

“原本一直停在原地不動,就像是失去了所有動力一般死寂的巨艦,在教國飛船接近,並試圖找到一個登船口的時候,突然‘醒’了過來,然後就使用登船點附近的近防炮,在教國科研船還沒有反應過來之前,迅速摧毀了飛船。好在當時在場的不隻有一艘教國飛船,否則我們可能要很長一段時間後才會知道現場發生了什麼事。隨後,一支先知近衛艦隊被派遣到那個星係,但那個時候,複仇者號已經完全醒來,無視了教國飛船的通訊呼叫,開始自行在星係中進行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有兩支教國的小型艦隊曾試圖阻止它離開,但被它快速殲滅,整整四十七艘戰艦,不到五分鍾就被全部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