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3)

密切了相互關係。何雲峰和張化民在當兵過程中,也進一步摸索了一些政治工作、軍事訓練的經驗,指導了全師的工作。他們的事跡報道後,引起了毛澤東的注意。

1958年8月21日,毛澤東在北戴河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講話指出:“我們的軍官,像雲南的一個師長,一年當一個月兵,我看這是好辦法。……這樣,我們的軍隊就是永遠打不散的軍隊。”8月30日,毛澤東進一步提出:“我看所有的‘長’———軍長、師長等,都至少當一個月的兵,頭一年最好搞兩個月,要服從班長、排長指揮。一年你管人家十一個月,人家管你一個月還不行嗎?有些過去當過兵的現在多年不當兵了,再去當一下。”9月20日,總政治部根據毛澤東的指示作出了《關於軍隊各級幹部每年下連當兵一個月的規定》。規定下發後,各級軍官積極響應,全軍上下迅速掀起了幹部下連當兵的熱潮。

許世友笑著說:“怎麼,看我老了?老兵能打仗,有戰鬥力!”

總政通知下發時,南京軍區正在召開黨委擴大會。第二天,毛澤東來到南京接見黨委擴大會代表,他非常關心地詢問軍區司令員許世友:“世友同誌啊,現在地方上規定每個領導幹部要有一段時間進工廠當工人,下鄉當農民,你們部隊幹部可不可以下連當兵?可不可以作個決議?”一向對毛澤東指示說一不二的許世友堅定表示:“完全可以!”毛澤東走後第二天,南京軍區黨委擴大會就作出了各級幹部下連當兵的決議,全體代表都報名申請第一批下連當兵。9月23日,南京軍區黨委批準了許世友等30名將軍第一批下連當兵的申請。當晚,被批準的幾個將軍興奮地舉行了一次“士兵座談會”。許世友在會上說:“三十年前我當過兵,那時官兵不分你我,不分老少,都像親兄弟一樣,生活在一起,戰鬥在一起,個個心情舒暢,精神愉快。正是這些優良傳統和作風,培育了戰士的成長,培養了我們成為軍官。今天,我們當了高級幹部也不能忘本,在我五十一歲的今天,又第二次下連當兵,我真高興。我這次下去一定要把兵當好。”

10月17日,上將許世友頭戴船形帽,身穿士兵服,來到海防前線某步兵六連七班,當了一名“上等兵”,他的直接領導是中士班長張吉生。許世友剛到住處時,房東老大爺站在門口驚奇地打量這位老戰士,孩子們也從窗口伸出頭來看。許世友笑著說:“怎麼,看我老了?老兵能打仗,有戰鬥力!”放下背包,許世友馬上參加了班務會。他對大家說:“我這兵很老,1927年就當兵。這次到七班來當個老兵,希望同誌們多幫助我。共產黨員嘛,能上能下,能官能兵。”

消滅官架子

許世友知道,連隊的幹部、戰士對他這樣的人在班裏當兵是有顧慮的。見到連長高立山的第一麵,他就問:“連長,我到連裏來當兵,你有顧慮嗎?”連長說:“沒有。”許世友說:“沒有是假的。首先我向你表示態度,我這個兵好領導,一定聽黨支部和行政上的話,叫做什麼就做什麼,絕不會找你們的岔子。”為了消除大家的顧慮,他還經常向連隊幹部、戰士交心,要求他們大膽管理,強調自己是來鍛煉的,不是來行使首長職權的。他對班裏同誌說:“我們這些人做幹部做了幾十年,管人管了幾十年,已經養成了管人的習慣。甚至說話聲氣、生活習慣、走路的樣子等等都有這種表現。這種習慣勢力是很頑固的,隻要稍不檢點,就會流露出來。希望大家以後從這方麵經常督促我,幫助我拿下官架子,搞臭官架子。”排裏組織政治學習時,許世友又發言說:“我們要把官氣消滅掉。我們共產黨員,不管你職務有多高,都要平等待人,連我在內,要下很大決心做到這一點。”

第一天吃飯時,班長和戰士爭著替許世友舀水盛飯,許世友謝絕道:“班長同誌,我在你們班當兵,你就是我的上級,就要大膽管教我,不要太客氣了,要讓我拿下官架子。一個戰士要班長盛飯,這還了得!”周末晚上,駐地村莊放電影,請連隊去看。許世友已經看過那部片子,但為了遵守集體活動製度,也為了和戰士同娛樂,他還是隨隊前往。臨走,班長張吉生要替許世友背步槍,許世友不肯,兩人把著槍爭來奪去,最終還是許世友獲勝。背著槍的許世友幽默地說:“我要打掉官架子,你不能培養我的官架子。”還有一次,許世友和班裏的戰士一起鋤草、掃垃圾。有個幹部拿著照相機在一旁請求許世友停下來照個相。許世友沒有停,他邊掃邊說:“人民公社五六十歲的老社員,一天幹到晚,也沒有人給他照相。我們幹了一點活,就要照相,我看還是不照。”許世友還利用一切空隙時間和戰士們談心,談自己的全部經曆以至家庭開支、兒子的工作等情況。班裏的戰士本來還有點拘束,但是看到許世友那樣平易近人,那樣誠懇,他們很快消除了顧慮。開始,戰士們稱許世友為許同誌,後來稱老許同誌,最後索性叫老許,個別愛開玩笑的戰士甚至叫起許老頭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