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千刀的李龍川了.
我看了看眼底下正中間的那個位子..可惡,他今天又放朕鴿子!!!
哎,話說上次那個巴掌之後,我看著李龍川陰森的表情,本已經為接下來所要受的十八層苦難做好了全副武裝的優良準備,但是,令人無法想象的事發生了,隻見李龍川頂著5個手指印黑著個臉,在看了我一柱香的時間後,便毅然決然的離開.
當然了,朕天資優越,頭腦發達,無比聰慧,是絕不會以為他就會這麼放過我的,但是..但是...但是我沒想到,他居然奸詐到了這般田地,他...他居然就這麼消失了.
是的,就是消失,他竟然隨隨便便的給朕寫了一封信就這麼離開了.全文字詞僅為12個字'臣聞江南掛花盛開,特去欣賞.'
簡直豈有此理,根本不把我這個皇帝放在眼裏,簡簡單單留個字條就可以離開了嗎?一點身為臣子的自覺都沒有,再說了,什麼叫'臣突聞江南掛花盛開,特去欣賞',你經過我同意了嗎?全文12個字,我看他明明就把我當傻瓜.
我一生氣,立刻就帶著大伯去找,可是沒想到那個狼心狗肺的家夥居然死活都不願意再陪我出宮了,可惡,也不想想上次是誰不顧危難,從李龍川魔爪下將你救出來的.你就是這麼報答救命恩人的嗎?
"皇上,臣有一事啟奏."
"哦,愛卿請說."一位臣子的話,將我又重新的拉回到現實之中,我看著底下大片大片的人,心中突然充滿了決心,李龍川,你以為朕一個人就不行了嗎?想要拿朝事來壓垮朕,你還差的遠呢.
"啟稟皇上,不知皇上對老臣上次所提出的'舉恩令'有什麼看法."
"..."'舉恩令',那是什麼東東?回想以往,隻要是上朝,我都隻用休閑的坐在龍椅上,然後看著李龍川在那裏大說特說就行了,至於到底他和眾大臣說的是什麼,我還真沒有聽過......
我剛想說點什麼蒙混過去,突然,又一個聲音插了進來"皇上,臣以為'舉恩令'是萬萬行不得的."
我剛問他為什麼,就又聽見剛剛那個大臣問到"朱大人這麼說,可是有什麼依據?"
"那孫大人又有什麼依據呢?"
"'舉恩令'的下放可以使朝廷在百姓中的名望更加的深厚,可以減少百姓的苦難,他們對皇上也會更心存感激."
"嗬嗬,孫大人這就錯了,如今的朝廷在百姓心中已經是不可動搖的了,再來,我朝百姓一向衣食無憂,對皇上早就心存感激,這'舉恩令'不但無用,還會浪費朝廷國庫."
"你這是什麼話,難道朝廷不應該對百姓再好點嗎?"
"孫大人心中難道沒有皇上,不會為國庫分憂嗎?"
"你說什麼?我看你才是不會皇上分憂,胡說八道."
"你才是不知所謂,血口噴人."
"我對皇上天地可見."
"我對朝廷日月可表."
"皇上,您可千萬要相信微臣啊."
"皇上,微臣才是對您忠心耿耿啊."
"皇上..."
"皇上..."
"..."我看了看跪在地上痛哭流涕以表決心的的孫大人,又看了看同跪在地上也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要表忠心的朱大人.突然,頭!痛!欲!裂!.
.....
終於,在我堅強毅力的支撐下,早朝驚險無比的過完了.走在回宮的路上,心裏正想著等等吃什麼來犒勞自己,突然,身後的太監們說了話"皇上,大臣們正在禦書房等候呢,您是否現在就過去."
"什麼!?"我驚訝過度,猛的將頭一扭"啊..痛..."於是,我可憐的脖子就被包上了一圈白色的紗布.
就這樣,等我來到禦書房的時候,已經是3個時辰之後了.
一進書房,大臣們早已等候在那裏了,見我一進來,都紛紛行禮"臣等拜見皇上,皇上萬歲萬..."
"好了好了,眾愛卿不必多禮,有什麼話就直接說了吧"早一點說完,就早一點吃午飯.
"啟秉皇上,臣等是來聽取戶部尚書最後的人選的."
"..."禮部尚書?那又是個什麼東東,那個什麼人選,我又怎麼會知道.我剛想說點什麼蒙混過去,突然,又一個聲音插了進來
"皇上,臣等知道皇上偏愛吳大人,但臣以為,這還是有些不妥之處的."
"皇上,臣以為禮部尚書非吳大人莫屬."這時,又一個聲音插了進來.
"哦"蘭大人這麼說,可是有什麼依據?"
"那李大人又有什麼依據呢?"
"吳大人家中雖世代為官,但卻全為武將,禮部乃掌管禮節,讓武將的後人做禮部尚書,不是不合適了嗎?"
"嗬嗬,李大人這就錯了,如今吳家早已不再整日重武,就拿吳大人來說,他的文學造詣,恐怕連蘭大人都不如吧."